作为未来世界重要的通信技术,5G系统是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构建网络强国,提供普遍服务。世界各国正在加快5G技术、频谱、标准和产业化战略部署。三大运营商加速5G部署,有望引爆千亿蓝海市场。今年7月,美国率先为5G移动宽带运营分配高频段频谱。韩国提出2018年开展5G商用试验,支持平昌冬奥会。日本计划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前实现5G商用。根据工信部部署,2016-2018年将开展我国5G基础研发试验,为抢占市场先机,国内三大运营商已展开初步布局。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今年2月宣布启动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合作伙伴数量由最初的11家增加到42家。据了解,中心实验室(北京)、区域实验室、合作伙伴5G联合创新中心下属的联合实验室已全部启动相关业务的研发和测试。在中心实验室方面,中国移动研究院目前已开展蜂窝物联网、大尺寸天线、高频通信等5G关键技术实验室测试。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AR/VR等领域的业务经验和展示。在区域实验室方面,海尔、海信等将联合建设青岛区域实验室。未来将重点关注5G技术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业务拓展和应用;在合作伙伴联合实验室方面,华为与爱立信分别在成都和斯德哥尔摩共建5G创新实验室,近期重点开展大型天线、高频通信等关键技术的测试验证。不久前,中国移动宣布将在青岛建立5G联合创新中心。除了研发和验证5G相关技术,还将在物联网、移动医疗等多个领域开展5G应用测试。根据工作部署,下一阶段,中国移动除继续进行相应的5G研发外,还将适时开展大规模网络测试,并联合合作企业开展应用测试,做好进一步准备。为未来5G网络正式商用,力争2020年实现5G互联网业务。从中国联通的目标看,中国联通将加快5G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结合当前网络现状和运营需求,布局5G网络演进战略规划;推动5G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演进,适应联通网络技术发展方向,推动相关技术和设备落地常熟,实现联通2020年5G网络商用目标;加强产业合作,深化中国联通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积累。当然,中国联通也已经细化了时间表,即计划在2016年底前完成5G端到端网络架构的关键技术布局,并完成5GOpenLab的建设,以满足5G网络的需求。5G业务演示和单点技术性能验证;2017年,完成5G无线、网络、传输和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基于5GOpenLab的5G实验室环境建设;2018年,完成5G重点技术实验室验证,同时完成中国联通5G建设计划;2019年完成5G现场组网验证;2020年,中国联通5G网络商用。此外,中国联通联通5G网络能力开放具有三域架构,业务域;包括第三方服务商、虚拟运营商、终端用户或运营商的自营业务;平台域,需要第三方服务的合约管理,业务域的能力编排和容量调度功能;网络域、BSS/OSS和MANO能力的结合,实现了平台域网络切片和能力开放的统一编排和管理。中国电信目前,中国电信已与华为、北京邮电大学等企业和学术机构合作,开展5G网络的各项测试。此前,中国电信还与广东省多个地方政府达成合作,开展相关领域的研发和测试。中国联通还宣布与中兴通讯签署5G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国联通5G布局。自中国电信提出转型3.0以来,在此背景下,中国电信迎合5G发展趋势,结合2025年网络改造,全面开展5G相关研究和测试验证,拟分三步进行5G部署。第一步,到2018年,继续深入开展5G网络演进框架及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概念验证,根据自身需求提出4G向5G演进的技术方案,把握技术发展影响和标准趋势,并及时开展一些重点技术实验室的测试和现场测试;第二步,2018年至2020年,开展4G引入5G的系统和组网能力验证,制定企业技术规范,为引入5G技术组网提供技术指导,实现部分成熟5G技术的试商用。第三步,2020-2025年,按照CTNet2025网络发展目标,继续开展5G网络后续技术的研究、测试和预商用。在5G频谱方面,中国电信拟通过高频频谱协同,以中低频为主,高频为辅,同步开展研究验证,共同推进5G技术应用。预计到2018年,中国电信将在6GHz以下频段实施5G规模技术试验和试商用测试。确定WRC-19新频段,探索高频段组网方案,根据产业发展开展技术试验。远期规划,到2025年,5G将在6GHz以下推出;24GHz以上频谱将作为容量频段部署高频段5G网络,并在45GHz以上频段开展实验。此外,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等电信设备厂商透露,正在加速5G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已在不同领域与三大运营商展开5G联合研发和测试。多家市场机构预测,根据工信部的部署和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5G的现状,三大运营商或于2018年启动5G网络建设,首期将覆盖国内主要大型运营商。中等城市,二期覆盖全国主要区域。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根据以往经验,三大运营商前两期网络建设投资将不低于4G网络建设,总金额将超过300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