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不仅会带来网速的提升,还将构建互联网新生态,与工业、金融、能源、交通等行业深度融合,实现“万物互联”。近日,两届网络安全大会相继召开,5G安全成为热门话题,那么,5G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哪些挑战,我国网络安全产业面临怎样的发展前景?正视带来的挑战在8月19日召开的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鹤权表示,随着5G时代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新时代下的安全问题形势日趋严峻,我们在欣喜于5G带来的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必须正视5G带来的安全挑战。“5G安全是一把双刃剑。”吴鹤权说。t5G实现了计算与通信的融合。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网络运维减少人为失误,智能监控有利于提升网络安全防御水平。但5G的虚拟化和软件定义能力以及协议的互联网化和开放性也引入了新的安全风险,使网络更容易被渗透和攻击。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杨玉燕表示,随着工业互联网、5G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规模应用,许多新特点新变化不断涌现。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安全已经扩展到物理空间,安全边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络基本运行总体平稳,未发生较大规模网络安全事件。但数据泄露、云平台安全风险等问题突出,钓鱼邮件攻击频发,5G、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带来的网络安全挑战不断增加。在8月21日举行的2019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上,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5G本身的安全技术不是百年难题,而是5G对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让网络更加安全。复杂性,网络安全的挑战更加严峻。他表示,互联网安全已经演变为网络空间安全,已经威胁到物理世界的安全,攻击物联网就等于攻击物理世界。共建5G安全生态对于“如何应对5G时代的安全挑战”,专家们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毫无疑问,我国网络安全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亟待建立良好的产业生态。无论是在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还是在2019年北京网络安全大会上,各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就全面推进网络安全建设发表了看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在2019北京网络安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顺势而为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夯实国家网络安全基础,对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陈兆雄强调,面对网络安全新形势新挑战,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推进我国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网络空间安全,服务制造强国和网络。建设强国。据了解,工信部正从四个方面系统推进网络安全建设。其中包括优化产业政策环境,加快出台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局长李爱东在第七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表示,我国网络安全产业在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还存在不足,亟待建立良好的网络安全产业生态。要坚持市场拉动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加快制定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纲要,支持企业成为研发主体、创新主体和产业主体,鼓励企业布局网络安全的前瞻性技术。要完善产业金融、财税、金融、科技等领域配套政策,减轻网络安全企业负担,使企业集中精力、专注于技术研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据了解,国内多家互联网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网络安全产业。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表示,未来360将与更多合作伙伴共建安全生态圈,共享威胁情报和知识库,全面赋能更多政企用户,推动中国网络安全产业更快发展。奇安信科技集团呼吁构建新的“内生安全”体系。在齐向东看来,“内生安全”要求未来的信息系统具有自适应、自主、自生长的内生安全能力。这种能力源于信息化和安全系统的聚合,业务数据和安全数据的聚合,IT人才和安全人才的聚合。腾讯承诺将向产业链合作伙伴全面开放安全中台能力。国际数据公司IDC中国研究部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吴连峰表示,安全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也意味着商机。他认为,中国安防市场未来有非常好的增长空间。目前,就安防市场而言,中国仍以硬件为主。未来,我国软件和信息安全服务业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他建议,中国5G安全产业发展要把握技术大方向,把握企业安全需求大格局,建立安全市场大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