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的重点是“想戴”

时间:2024-05-22 20:01:08 科技赋能

可穿戴爱好者(xchuandai.com)编译,可穿戴设备行业是今年的热点,无论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

受到众多企业的关注。

奇虎推出针对儿童安全市场的智能手环产品“儿童守护者”,百度推出“咕咚”健康手环,三星、索尼、酷派、国科电子等国内外企业推出了自主品牌的智能手表。

时下最热门的莫过于以可穿戴设备为主的硬件行业。

“年初申请的项目中,30%以上涉及可穿戴设备。

经过多次选择,我只投资了一个可穿戴项目。

”据了解,甚至很多主要生产山寨产品的小厂家也开始进入这个市场。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很多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同质化严重,应用范围和对象也比较单一。

“现在智能穿戴市场非常火爆,很多企业都在开发,但我认为这类产品还没有完全掌握消费者的需求。

” 《商业价值》杂志社出版人刘向明指着手腕上佩戴的智能手环说:“戴了几个月,我经常使用的功能只有一个,那就是闹钟。

因为我运动强度和时间相对固定,计步器功能不太好用,取食物条码计算卡路里的功能,数据库中的条码不完整,很多食物无法检测到24小时睡眠监测功能;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但蓝牙耗电较多。

”南京市民孙军本来打算买一款时尚的智能手环作为送给妻子的生日礼物,但他仔细查看了该产品。

最后,他决定放弃这个计划,因为他觉得工作繁忙的妻子很可能只会佩戴这款产品两天,然后就将其扔到一边。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ndeavor Partners的一项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美国消费者将在购买可穿戴设备后6个月内停止使用。

此外,虽然十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拥有某种形式的活动追踪器,但一半人已经停止使用。

用户体验差、缺乏突破性创新、产品同质化、产品价格高是当前可穿戴设备市场面临的问题。

南京卫星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医疗智能穿戴设备。

“我们公司原来总部在深圳,因为想进军智能家居养老市场,所以回到了南京。

”该公司董事长尹启民表示,“实现智能家居养老的关键一步是让老年人购买我们的智能手表,但元的价格会让一些老年人有些犹豫。

”“去年,国家发改委在专门通知中明确将可穿戴设备列为“重点支持”,要求针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多种类型、可大规模商用的可穿戴设备。

”许多公司正在开发产品。

为了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忽视了“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研发,导致产品与用户期望不符。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朱涛说。

比如,由于可穿戴设备需要与人体“亲密”接触,对低功耗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辐射一方面需要减少,另一方面需要避免由于频繁充电带来的不便,同时也需要更高速度和实时的连接,同时如果使用可穿戴设备需要过多的能量。

从用户来说,那么它的实用性必然会受到损害。

目前的产品并没有像智能手机那样扰乱行业格局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且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的依赖程度还不是很高。

可穿戴设备企业还是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并改变。

用户心理定位的缺失、个人隐私保护和安全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南京大学教授钱志新所说,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把握。

发展新兴产业:一是技术领先。

地位;其次,形成应用市场是关键,市场驱动发展。

也就是说,这场竞争激烈的新兴技术竞争距离“可穿戴”到“想穿”还很远,光伏等产业还很遥远。

这是过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