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前所未有的金融创新速度令人振奋,这个领域聚集了大量专业人士,但风险也与之并存。FabianSch?r是巴塞尔大学分散式账本技术和金融技术教授,也是巴塞尔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创新金融中心的常务董事。风险不是指智能合约漏洞或经济攻击向量等常见嫌疑人,也不是中心化变更、托管密钥、预言机依赖项或高度中心化的治理代币持有。以上均为重要因素,可能造成损失,因此值得注意。基于DeFi的基本特征,需要关注其固有的风险,即可组合性的消极面、理论与实际透明度的巨大差异以及系统性影响放大的可能性。理论上,DeFi是高度透明的。规则(智能合约代码)和操作(交易)是公开的,一些其他元信息(事件)可能有助于观察者理解数据。与传统金融系统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传统金融系统中,许多数据分散在专有数据库中,在许多情况下无法访问或无法进行有意义的分析。FabianSch?r认为DeFi可以改善现状,并在早期的DeFi讨论中花了很多时间来解释为什么加密透明度可以影响金融的未来。理论上的透明度不一定对应于实际的透明度。仅仅因为数据是公开的并不意味着人们(或机器)可以理解它。在很多情况下,很难找到简明的答案,数据被曲解的风险相当大。缺乏实际透明度的组合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假设想知道给定DeFi代币的当前所有权分布,可以轻松地从相应的ERC-20代币合约中请求当前账户余额,并使用此数据计算所有权统计数据。然而,仅仅查看ERC-20代币合约的账户余额将是非常有问题的。在许多情况下,令牌的很大一部分由其他协议控制。例如,如果在质押协议中锁定了1,000个代币,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将这1,000个代币按比例分配给具有质押池份额的账户。一些权益池所有者可能会使用其他协议。因此,代币必须再次分发给其他协议的所有者。每一步都增加了复杂性,引入了额外的依赖性,并使令牌更难分析。由此产生的解决方案是在令牌之上创建令牌。一旦我们将负余额(通过贷款市场的卖空)、各种金融衍生品包括在内,并意识到可能存在递归效应,我们就会明白这种看似简单的分析会带来多么严峻的挑战。在最近与MatthiasNadler合着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我们分析了这些调整,计算了许多最受欢迎的DeFi代币的所有权表,并引入了术语“wrappercomplexity”,它衡量平均调整数或“wrapper”——给定基本令牌的步骤。每当此令牌(或其包装变体之一)被锁定到协议中时,包装的复杂性就会增加。虽然分析只是第一步,但我们相信包装的复杂性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并且可以成为量化和观察依赖性和风险聚合的另一块拼图。此外,它可能会为TVL(总价值锁定)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尽管人们普遍认为TVL有点问题并且必须谨慎对待,但这个数字仍然吸引了很多关注。但令牌的可组合性只是冰山一角,或者说是“DeFi迷雾之山”的顶端。除了被薄雾覆盖的广阔区域外,冰山下还有广阔但未开发的洞穴系统。要真正了解一切是如何连接的,远远超出事务级别,分析内部调用并在宏观模型中聚合依赖关系。考虑到DeFi生态系统每天都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相互关联,缺乏专业知识可能会造成损失。可组合性对金融创新有很大的影响,它是DeFi的定义属性之一,因此不反对可组合性或开放性。只是在缺乏实际透明度的情况下,可组合性才具有一定的风险。人们应该从传统金融市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正在创建的系统相关协议体系包括一些具有外部依赖性的协议,属于高度中心化类型,可能对整个DeFi生态构成威胁。由此可见,金融创新的速度远远超过数据分析师所能跟上的速度,这可能是一个通病。然而,这在DeFi领域更为明显。可组合性本质上增强了效果,而透明度总是滞后的。积极的一面是所有数据都是可见的。每个用户都可以免费使用它进行分析,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正在尝试参与分析。所以本质上,这是一个行动号召。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和其他指标,并且必须摆脱对TVL等一维和可能有问题的数字的关注。这将帮助我们驾驭“DeFi冰山”,实现更稳健和透明的金融基础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