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国产手机为何执着于“生态”?

时间:2023-03-13 21:23:04 科技观察

曾几何时,中国智能手机行业从硬件竞争到“情怀”再到如今的“生态大爱”。看来,相关手机企业不玩“生态”,就落后了,就没有前途了。而我们的媒体经常会根据手机企业的生态来评论手机企业的竞争力,或者大肆吹捧,尽管他们自己(包括企业)可能并不完全了解这些企业的“生态”是什么,准确地说,这些“生态”未来将如何为这些企业带来可观的收入和利润。了解和熟悉智能手机行业的人都知道,苹果和三星是目前智能手机行业最赚钱的公司,或者严格来说,可以说是台面上赚钱的公司。虽然三星的利润连续几个季度下滑,但在上个季度,两者合计拿下了全球智能手机行业100%以上的利润。重要的是,这些收入和利润几乎全部来自于手机硬件本身的销售。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我们用苹果和三星来打压人,甚至说他们没有可比性,但我们想说的是,首先,我们打着“生态”旗号的公司,大部分都是用上面的两个在他们的宣传中。企业是标的,以上两家公司是当前两大智能手机产业阵营的代表。所以,只要玩手机行业,这两家公司是不是我司主观设定的竞争对手,还是客观上属于行业范畴,都是无法回避的。那么此时有人会说,苹果有今天不就是因为生态吗?但我们要告诉了解这一点的人,别说智能手机(iPhone本身),但从苹果整个收入和利润的来源来看,硬件占了其90%以上的份额。所谓的生态充其量只能带来苹果10%左右的收入和利润。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否认生态的重要性,只是澄清一下,至少在普通人认为的苹果生态中,生态其实是为硬件服务的,生态本身给苹果带来的收入和利润是微??乎其微的.这与国内一些“热爱生态”的企业所说的并不指望从手机硬件本身赚钱,而是利用周边的生态来赚钱,恰恰相反。另一个证明苹果是基于硬件本身的观点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近日,全球应用数据分析网站AppAnnie***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GooglePlay的应用总下载量低于谷歌应用商店。苹果的AppStore高出70%,但后者的应用下载收入比GooglePlay高出约70%,从2014年第三季度的60%扩大了。原因是iPhone6和iPhone的热销6Plus推动了苹果应用商店收入的增长。分析完苹果再看看三星。三星此前的失利,在业界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手机硬件本身输给了iPhone硬件的品质和中国手机企业硬件的性价比。与业界所说的三星缺乏生态系统没有直接关系。三星今年新发布的GalaxyS6和GalaxyS6Edge就证明了这一点,它们已经收到了超过2000万的预购订单。原因很简单。与之前的三星相比,如今三星所谓的生态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吗?当然不是,但从媒体报道和相关权威评论来看,正是GalaxyS6和GalaxyS6Edge相较于之前的Galaxy在硬件上的创新,才是它们再次走红的主要原因。正如瑞士信贷高级分析师KeonHan所说:市场、运营商甚至用户都认为新系列不同于以往的任何系列,因为S6系列在设计和规格方面都是三星历史上的首创。**的。由于这位明星分析师此前的推荐为关注其的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因此此番评论仍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重要的是,这些评论主要针对手机硬件本身。通过我们对苹果和三星这两个智能手机行业代表的简单分析,既然手机硬件本身就可以带来巨大的收入和利润,为什么我们国内的企业避而不谈,对这样的东西情有独钟呢?叫生态?羊毛布?首先,我们国产手机企业的品牌溢价能力有限,或者说相差不大。这从市场上绝大多数国产手机企业几乎都将“性价比”作为手机硬件本身最具差异化的竞争力可见一斑。但谁都知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道理。具体到手机行业,虽然配置看似大同小异,但不同厂商的配件之间差距还是不小的。其实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重要的是品牌溢价背后缺乏真正的硬件相关核心竞争力。其次,正是因为上述创新不足,为了赢得投资人和用户的认可,不指望手机本身赚钱,而是通过服务和应用赚钱的“生态”成为了极好的借口并使用户感到困惑。了解手机硬件创新及其优缺点。尤其对于投资人来说,生态系统的建立需要时间,才能更加可信,才能继续投资实际亏损的手机业务。***即便从宣传的角度来看,打着“生态”的旗号也很容易博眼球,显得和对手不一样。“都是雾里看花,云里雾里看山。至于成为未来收入和利润的主力军,就更令人费解了。更吊诡的是,恰恰是这些厂商,认为手机硬件不重要而爱“生态”的都在为出货量排名而战,当然这背后的逻辑是,这些所谓的“生态”本质上都是以手机为核心,既然你不能因为性价比而赚取可观的收入和利润,至少你要在市场占有率上有所表现(没有市场占有率你怎么能成为核心),否则你怎么能达到与产业和投资人的“生态”关系?说?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手机是“生态”的核心,连核心都赚不到钱,怎么就成了核心了?另外,从目前的“生态”厂商,大部分营收依然来自于手机硬件本身(利润更不用说),根本体现不出“生态”的主体作用。是的,未来,未来还有多远?答案依然是“未来”。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今年以来,中国手机行业“生态大爱”的背后,是我国手机行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乏力的典型体现。它是中国手机行业竞争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