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在深圳发布,行业细分领域首个国际标准诞生

时间:2023-03-13 15:04:34 科技观察

日前,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在深圳召开。对外发布的报告对区块链的发展提出了7大预测。提出区块链使信任经济成为可能,综合应用将成为未来应用的主战场,区块链应用市场将保持30%~50%的复合增长率,存证存证和溯源两大特征将成为主要的应用支持。据悉,蚂蚁集团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区块链一体机国际标准,围绕一体机的软硬件技术、架构层次、安全要求等进行规范。-一机填补区块链一体机国际标准空白。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组织IEEE官网信息显示,该标准已获得蚂蚁集团认可。区块链最大的特点是“跨机构、跨地域协同”。在保证数据安全、保证信息不泄露的前提下完成协同是区块链产业互联互通的基本前提。因此,隐私计算一直被视为区块链一体机的标配。近年来,区块链应用场景不断拓展,隐私问题、高并发问题、跨企业协作中的数据安全问题都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块链一体机融合了多种软硬件技术,成为构建可信工业网络的重要基础设备。但受限于技术要求和产品封装能力,市面上“长得差不多”的一体机在系统性能和安全性上存在差异,企业难以精准匹配自身业务需求。“不同的硬件设备具有不同级别的安全能力和系统性能。”蚂蚁集团智能科技事业群区块链平台技术总监晏颖指出,有了标准,一体机市场就有了规范发展的“尺子”。什么样的产品最适合你也更加清楚。去年7月,蚂蚁链推出了一款自主研发的软硬件一体机。基于300多项软硬件专利,可节省90%以上的区块链部署时间,让“上链就像上线一样简单”。中国的区块链行业将率先解决信任经济问题。中国区块链产业底层技术自主可控,应用实践和场景领先全球。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区块链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区块链技术与各行业高度融合,让数字经济时代不存在信任问题。《信任经济的崛起——2020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该报告由阿里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与蚂蚁研究院联合发布。指出,随着区块链逐步进入产业应用阶段,分布式存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加密算法等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跨链、跨链等技术研究深入。链分片进一步深化。区块链将成为构建信任经济的新引擎。多个场景将逐步激活。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金融体系将高度互联,数据和资产将实现可信流动,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报告聚焦“数据、信任、平台、应用、治理”等关键词,对区块链未来发展给出七大预测:第一,区块链让信任经济成为可能。区块链以数据的可信度为基础,建立了事物的可信度;物可信则资产可信,资产可信则人可信。未来三年,区块链将在金融、政务等领域实现全面爆发式增长。第二,融合应用将成为未来应用的主战场。报告认为,过去一年开始出现规模化产业应用,未来规模化产业应用将进一步升级。区块链应用市场将保持30%至50%的复合增长率,存证和溯源两大特性将成为主要应用支撑。三是万链互联成为新趋势。跨界技术解决单一联盟链可能造成的“数据孤岛”问题,促进多联盟链链接、数据流通、多中心生态价值融合。未来的应用将从小切面、单一场景发展到大规模、跨行业的应用。行业和区域区块链应用网络,以及同一价值链上不同区块链应用网络的有机结合、搭配和统一将逐步加速。四是科技驱动新型信任机制转型升级。未来经济竞争的核心命题之一是如何利用区块链推动可信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的作用,重塑信任经济。在区块链技术的护航下,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金融体系将高度互联,数据和资产可信任流动,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五是安全和隐私保护进一步完善。“主权在我,安全可控,互联互通”将成为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则。在自主可控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算法、硬件芯片固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第六,应用推广是区块链发展的核心。决定区块链未来发展的核心在于拓展应用场景,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金融、政务等领域打造一批可验证、可复制、可扩展的模型、社会治理和民生。个案,结合各省特点和需求,开展规模化推广。第七,区块链发展需要新的治理。数字经济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已经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万物互联。在此背景下,区块链提高了社会治理效率,降低了社会信任成本。同时,区块链也需要加强自身治理,明确数据的产生、使用、转移、存储等环节和主体的权利义务,实现数据开放、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平衡,以及推动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