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人脸识别,是安防市场的小吃,还是主食?

时间:2023-03-13 01:25:07 科技观察

据ITS114统计,2019年我国安防工程千万级(800万以上)市场规模约405亿,项目数944个。其中,有人脸识别相关千万级项目49个,市场规模16.55亿,市场份额仅4%。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与指纹技术相比,其识别准确率可能不会更高,但欺诈的门槛要高一点。在智能视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支持下,已进入金融、支付、门禁、政务服务、消费电子、交通、安防等多个领域,主要采用积极配合的人脸识别,如作为交通、航空、铁路和大部分公路客运,已经普及了人脸识别下的实名制。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也逐步普及疫情防控实名制。疫情的防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脸识别技术的进一步商业化。人脸识别+体温检测正成为市场新宠,正在门禁、停车等场景进行测试。非主动配合状态下人脸识别的唯一需求是公安监控场景。事实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市场的主要需求来自后端,即平台,包括算法、大数据分析、存储等。从应用场景来看,安防行业将向未来平台化方向,平台将主导智能安防应用。目前的前端芯片性能有限,需要在后端完成越来越复杂的AI算法。同时,AI算法也需要依托平台来体现价值,因此平台将成为人脸识别技术的核心。其实人脸识别技术只有安防场景,有前端建设的需求。因此,近年来开始出现专门的人脸关卡项目。当然,更多的需求应该是和雪亮项目打包在一起的,而且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的省市。此次ITS114对全国投资8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以广东省为代表,筛选出省内所有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并进行分析。简单的统计分析供大家参考。01全国市场ITS114统计显示,2019年我国人脸识别系统集成项目规模16.55亿元(800万余人,下同),项目数量49个,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金额工程3377万元。单笔最大的项目是杭州萧山雪亮项目的人脸识别视频监控项目,金额超过2亿元,三个包都被中国电信拿下。图1:2019年国内人脸识别项目分布从各省市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人脸识别融合项目市场规模最大的是广东省,占比约60%;浙江约占30%。图2:2019年国内人脸识别项目分省市分布平台投资4.75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2.55%。其中,前端项目投资额为2.43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的16.66%。如果按照软硬件一体化建设项目中的前端和平台按6:4的比例计算,人脸卡的市场投入约为10亿元。平台项目投资额2.31亿元,占比15.89%。最大的平台项目是“深圳市公安局人像应用云平台”,1.6亿元,中电科新智慧城市研究院中标。显然,未来后端需求会更多,但项目投资不一定大,尤其是一些县区市,如果只有后端需求,一般不会超过300万,通常是几十万到一百万。一来重硬件轻软件的传统难以扭转,二来可以看出算法公司之间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图3:2019年国内人脸识别项目前端及平台品类分布2019年我国人脸识别项目中标前五家企业依次为移动、电信、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中电科联通、广电系。人脸识别项目市场前五名企业中标总额超过12亿元,占近三年人脸识别项目市场总量的75%。主要集中在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广电公司,市场集中度较高。表2:2019年中国人脸识别项目中标企业前五名据广东市场ITS114统计,2019年广东公安视频监控人脸识别项目市场规模为10.01亿元,而项目数50个,平均单个项目投资2001万元。图4:2019年广东省人脸识别项目分布城市方面,2019年深圳市场占比较高,为33.20%,因为1.6亿平台项目占比过高;佛山市市场规模为32.70%;东莞市市场规模为24.05%。图5:2019年广东省人脸识别项目分布表3:2019年广东省人脸识别项目前三名城市2019年广东省人脸识别项目中标金额排名前三的企业为中国移动中国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通信部、中国联通部。表4:2019年广东省人脸识别项目中标前四家企业汇总从统计数据来看,在国内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集成项目市场中,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广电企业占据较大市场分享。这与安防和雪亮工程的整体市场份额相近。目前,雪亮项目大部分还处于外场前端设备建设部署阶段。随着后续应用项目的深入,后端需求肯定会得到释放。当然,人脸专用卡的建设是否会成为安防市场的新一波热潮,还取决于后端算法的提升程度以及前端能否消除光污染。安防场景中的人像大多是在非合作场景下拍摄的图片。受拍摄角度、光线、天气等因素影响,照片质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识别分析效果仍有待提高。此外,非标准场景下的人脸识别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对于故意遮挡,应增加步态识别等辅助识别;光污染亟待解决。只能用来防君子,抓小人是不可能的,更谈不上预谋犯罪的人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