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CloudCEO刘鑫:移动应用是人工智能落地最直接的载体。聚焦当前移动互联网领域热点技术+典型应用案例,聚焦AI时代核心技术内容,结合机器学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进展,设置基于AI的开发实践、移动开发技术、行业技术落地案例、大前端开发四个专场。近日,APICloudCEO刘欣接受专访,就人工智能行业现状、移动开发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举办本次会议的初衷进行了深入交流。人工智能行业现状刘鑫表示,人工智能应该和我们看到的云服务一样,分为基础、功能和应用三层。基础层应该由微软、苹果、谷歌、百度等公司建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并不想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搭建一个像“TensorFlow”这样的AI学习系统。在功能层面,一些公司有潜力,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义识别、自动驾驶技术等技术。但需要谨慎,因为这一层最终输出的模型是否成熟与海量数据、训练周期等要素密切相关。应用层是大多数企业现在和未来应该重点关注的,将AI应用到业务中,利用好大量外部人工智能模型,站在肩膀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深化自身能力的巨人。自2003年创业提供电信增值服务,到2014年创立APICloud,刘鑫一直坚守在移动开发领域。他看到了行业人的变迁,看到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创业是一个系统的事情,不仅需要能力,还需要经验、判断力、资源和成熟的心智。切记不要轻易创业。创业需要等待合适的机会,用产品逻辑或市场逻辑解决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坚信团队的伟大。刘欣表示,放眼移动开发领域,需求并没有明显变化。比如2004年前后的Pica就相当于微信的基本形态。很多时候,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想法的新旧,而在于环境成熟与否。目前,靠聪明和新创意站稳脚跟的机会并不多。更重要的是打好通用环境的基础,快速创建应用,响应市场。这就是移动领域的致胜之道或者致胜之道。从云计算,到大数据,再到人工智能,环境在不断变化。对于移动开发来说,更多的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层相关。以直播为例,这是一个典型的移动技术服务,与AI有着深度的实践结合。两者之间也存在递进关系。以APICloud与奇瑞、地平线、控汇等合作的上海创新港智慧停车项目为例。最直接的用户体验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可以随时远程控制车辆,但背后有很多AI技术。因此,移动应用或移动服务是人工智能在商业中落地和展现的最直接载体。在整个生态中,APICloud能做的是打造一个跨平台的应用开发生态,同时服务于APP开发者和有移动定制需求的企业,解决业务APP上线慢、不同APP碎片化等问题不能形成移动战略合力。.刘鑫介绍,在APICloud移动平台上,积累了大量成熟的APP功能模块。开发APP时,开发者一键调用,无需额外开发,将APP开发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2个月。同时与100多家主流第三方优质云服务商建立合作,聚合支付、IM、直播、身份、地图等更加丰富的APP功能模块,满足各种APP的开发需求。未来,APICloud将更加积极地在生态与标准之间进行合作,打造更好的技术聚合或技术生态平台。树立风向标让大家在AI时代冷静下来谈到在AI时代举办移动技术革命大会的初衷,刘鑫表示核心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加清醒并在人工智能的火热环境中冷静。目前,很多公司都在盲目地做AI相关的事情,以天价招聘AI人才,花费大量精力构建一些类似“TensorFlow”的系统。这一定是对这个社会有用价值和资源的浪费。也是无用的投资。最重要的是将具有代表性的人工智能公司的技术与自身的业务场景相结合,形成具有市场价值的业务逻辑。与其花40万到50万元去招聘TensorFlow人才做很底层的AI技术,不如认真思考如何落地业务应用场景。刘鑫表示,本次大会是APICIoud成立的风向标。作为行业内的一家公司,它能在合适的时候说出来,在以后的某个时间点上,能证明今天说的和做的。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