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业界率先推广绿色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为什么联想要做“绿色智慧城市”?

时间:2023-03-12 08:45:13 科技观察

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制定2030年碳达峰行动计划,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正式启动网上交易,“双低碳战略”势在必行。  不过,未来10年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时期,能源消费将刚性增长。根据2021年统计公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联合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2》预测,(中国城镇化)将在2035年后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而中国城镇化率的峰值概率高出现在75%到80%之间。  在城市化进程中,生存与生态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人们绞尽脑汁。5G时代悄然来临,新基建如火如荼,为城镇化与绿色低碳的僵局带来新机遇。  5月24日,联想集团联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工业大数据分析与集成应用实验室、人民网络金融研究院,在新型智慧城市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探讨中,白皮书认为“能源转型和数字孪生正在驱动智慧城市的绿色建设”。联想率先在国内推出绿色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呼应了这一新的发展趋势,为国内智慧城市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实践样本。  智慧城市,微基建带来大变化  对于人们来说,智慧城市并不陌生。全球1000多个数字城市项目中,一半以上在中国,我国已成为全球智慧城市的主战场。  2006年以来,南京、北京、福建相继将智慧城市建设提上日程,广州、吉林、天津等地相继出台指导意见、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在经历了“探索期、调整期、突破期、融合期”四个阶段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从零散无序的状态上升为国家战略。  不同于大拆大建、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城市发展,智慧城市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一体化。和服务情报。从“数字城市”、“无线城市”到“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完成了以智能装备为核心、城市大脑的智慧城市1.0为核心的智慧城市2.0,以及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城市3.0模式的迭代阶段。如今,已进入以IT新技术结合绿色低碳城市为核心的3.0+阶段。  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资源。智慧城市正在解决数据孤岛和数据冗余问题,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新技术的协同创新和数据共享为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条件。例如,智慧城市为居民提供的服务越来越精准、多样、及时。城市“微基建”“微服务”不断推进。以前需要三五次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现在足不出户,一键搞定。特别是自动驾驶、智能家电、远程手术等新应用场景逐步落地,在智慧交通、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领域提升人们的体验。城市越来越“聪明”,生活也越来越“聪明”。  然而,中国70%以上的碳排放仍然来自城市。可见,未来城市还不够“聪明”。如何将“智能”与绿色低碳统一起来,成为当今智慧城市运营者的课题。  “绿色智慧城市”概念应运而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想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和创新迭代。以“普惠民生+生态和谐”、“新IT+绿色”科技破局为目标,带动智慧城市进入3.0+时代,让绿色智慧城市的场景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  开源节流,绿色能源实现低排放高减排  城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最大应用场景。人口、资源、产业等的高度集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也导致了碳排放的高度集中。  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上半年,上海、北京、苏州、广州、深圳、杭州、武汉等城市用电量大多同比增长20%左右,其中武汉高达30.3%。衡量能源消耗的指标之一,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产业结构的特点。  要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2021年11月,央行将创新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将在碳减排重点领域向相关企业发放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作为中国最早践行ESG实践的企业,联想多年来持续关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不仅发布了15年的ESG报告,更承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除了加快自身减排,联想秉承绿色创新理念,积极运用新IT和绿色技术,致力于聚焦智能化转型和绿色创新,帮助更多行业实现绿色智能化转型升级,践行企业ESG理念。  联想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解决方案服务事业群总经理戴伟曾表示,联想将以新IT+绿色能源的理念打造绿色智慧城市。落地“绿色智慧城市”,加快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依托信息技术、数据赋能和智能终端,绿色智慧城市的“低碳”理念遍及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场景。一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自身“碳排放强度低、减排能力强”的特点,在绿色智慧城市推广无纸化、共享经济等一系列新方式,降低能源和物耗,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由“高耗能、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向“绿色、低碳、高效”转变。二是利用信息技术赋能传统产业,通过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物流等方式,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三是在智慧城市中使用智能终端,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分析城市环境数据,防治城市污染。  绿色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实现“节约”;同时,运营新技术,促进光伏、风电等能源和“开源”能源的推广。与此同时,物联网和数字技术也在积极探索新能源。在产业园区、交通等生产生活场景,联想积极推动光伏、氢能、风电等清洁能源应用,实现绿色能源“开源”。  在政策、技术、机制等多方推动下,智慧城市绿色能源探索初见成效。绿色能源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全价值链各环节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城市能源结构升级和资源优化利用。  硬核技术支撑绿色智慧城市实施  智慧城市作为引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主要载体,应该从设计、设计、实施、运维、绿色低碳服务。以城市发展定位、建设规划、实施保障、组织合作为统筹,联想制定了以“一个平台”+“两个架构”为核心的绿色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一平台”即城市级数字孪生平台。基于多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积累,联想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开发城市运营管理平台,是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部分。城市级数字孪生平台旨在推动城市空间、城市要素、城市运行动态的数字化。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简而言之,数字孪生就是通过将物理世界的人、物、事等所有元素数字化,构建一个与物理世界相对应的“数字版”城市。数字孪生平台汇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建立城市管理应用数据治理体系,打造数据驱动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模式,实现实时动态监测感知、事件联动、命令和调度应用程序。这是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的基础。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和城市资源的安全运行和控制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和数字子系统进行收集,并通过包括5G和北斗在内的物联网技术传输到云端和城市管理者。从这些数据和城市模型中,我们可以构建数字孪生来准确了解和有效管理我们的城市。例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城市虚拟模型,实现对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等特定碳排放场景的科学监测和精准计算;人、车、路、网、云”优化道路管理,减少拥堵,从而减少碳排放。  “双构”是“端-边-云-网-智”的新IT智能技术架构,“源-网-载-储-控”绿色能源架构,汇合独有的VPaaS和GPaaS,将建立绿色智能云平台,链接城市能源设施和用能设施、重点场景,实现无界  其中,“端-边-云-网-智”的全新IT技术架构,打破了设备与组织之间的“数据孤岛”,可实现多领域一体化服务,如智慧出行、智慧安防、智慧社区,“擎天”智能化改造能力包含云原生、中台化、AI智能化等多重特性,帮助管理者规划碳排放统一比率,跟踪碳轨迹,评估碳强度,监测碳排放程度。通过大型耗能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城市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替代传统能源,走上城市能源结构转型之路。  “源-网-荷-储-控”绿色能源架构建立能源-输网-荷-储-工控“源-网-荷-储控”绿色能源架构,升级能源供应和传统绿色耗能基础设施。支持智慧城市管理运营过程低碳转型。  目前,所有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47%的县级以上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在技??术的支持下,他们正朝着低碳目标迈进。“绿色智慧城市”趋势正在形成。  赋能未来,“绿色智慧城市”蓬勃发展  智慧绿色城市的建设,需要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智慧和技术力量,高效连接城市城市之间的关系,为城市构建要素一个高效、智能的服务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交叉。企业的作用尤为关键。  其中,联想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项目已覆盖某市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多种公共交通场景,涉及城市6个主城区1800万人次。建设成果获得2021年度国家智能交通产业科学技术奖。  在河北省会周边卫星城,联想绿色智慧城市规划从顶层设计入手,统一规划,统筹各方资源,统筹城市绿色云计算中心、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打造社区、医疗、旅游、智能家居等多场景、高度智能化的智慧城市。  联想解决方案服务事业群在北京某区实施智慧能源项目,推进绿色云计算中心建设实施,探索云计算中心余热利用与分布式清洁供暖相结合的新途径;同时,推动云计算中心基础架构、大数据、服务运营等多方深度合作,将数据计算、处理、运维和服务“基因”植入能源系统,实现一体化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打造国家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标杆之一。  未来,智慧城市服务将不断下沉,实现多种场景下的智慧低碳生活,绿色智慧城市及时防控生态灾害,通过城市环境传感器终端、卫星数据、气象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系统判断分析城市生态质量,从而预测雨季城市内涝点,及时防灾。准确感知,及时处理,云处理唱、传输可靠、服务优质、安全稳定,六大特点尽显。在  双碳战略的支持下,智慧城市正在形成巨大的蓝海。通过对智慧城市模式的不断创新升级,联想正打造双碳战略破局新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