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中国数据安全发展趋势十大预测

时间:2023-03-12 06:59:05 科技观察

当今世界,信息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为实现数据价值的释放,推动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安全治理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同时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它在一起。《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三驾马车”构成了我国数据安全领域完整的基本法律体系,为国家、地方、行业、个人数据安全保护提供了最重要的法律依据,建立健全我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我国制度指明了发展方向。即将到来的2023年,数据安全形势将更加复杂。日前,明万达公司的数据安全专家预测了未来一年数据安全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应对新的数据相关问题。趋势一数据安全政策法规日趋完善。迫切需要配套的监督检验产品技术支持。随着《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我国数据监管法律体系日趋完善。为了在不同维度、不同方面落实监管合规要求,组织对配套监管检测产品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基于对合规需求的深入分析,我们认为未来组织对数据安全合规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需求会越来越迫切。因此,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安全合规监控服务将迎来企业的持续关注。.而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有机结合服务,将在保障数据安全建设、促进组织业务有序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趋势二组织的安全体系建设正逐渐从满足被动的合规需求转向业务融合的实际落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安全与业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个组织的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正逐渐从为满足法规遵从性要求而进行的“被动保护”转变为转向将数据安全与业务发展有机结合的“主动安全”。数据安全建设的未来趋势是将数据安全技术融入业务实践,实现数据安全管理与业务流程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实现数据安全管控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业务流程的影响,实现“更安全数据使用”。”的目标。同时,通过将数据分级分类、智能扫描等安全技术融入业务工作,不仅可以实现数据安全的“按需管控”,而且业务发展趋势三、数据安全治理成为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的桥头堡和系统保障的基础。并利用海量数据,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从而推动组织数字化转型成为大趋势,但敏感数据的不断积累也带来了数据泄露、篡改、滥用等安全问题。因此,数据安全治理成为组织从全球网络和数据安全的角度进行系统防护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作。我们认为,数据安全治理的发展应以数据为中心,围绕数据收集、存储、传输、使用、共享、销毁的全生命周期展开。开展数据安全建设、数据安全运营等数据安全治理活动,确保数据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的合规使用和流转。趋势四组织数据安全风险需要依赖系统化、产品化的技术手段构建全生命周期管控。随着组织的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数据不断增长,依赖人工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的传统方式难以应对。为全面保障监管评估和移动数据,机构数据安全风险需要依托系统化、产品化的技术手段,构建全生命周期管控。我们相信包括整体数据风险评估、风险监控与建模、风险缓释在内的产品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落地。目标似乎是帮助用户清晰了解和厘清数据风险状况,并基于数据风险评估进行数据安全响应和安全策略智能联动。为快速识别风险,实现风险持续监控,提前防御已知风险暴露,同时考虑防御未知风险和漏洞,真正从数据未知风险的角度进行风险防御,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风险发生的概率考虑最佳的安全建设投资。趋势五、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成为组织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的主战场。个人信息和隐私是数据安全保护的核心。各单位和组织都非常重视,国家也单独立法保护。但是,在具体的数据安全工作中,效果并不理想。各种数据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不仅有个人信息泄露事件,还有加密勒索等,造成的次生灾害不计其数,损失惨重。.构建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的数据安全管控体系,实现全方位的安全防护和管控势在必行。构建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安全管控体系,完善制度流程,制定数据标准,进行技术建设,注重安全服务,全面提升员工数据安全意识,从个人信息数据采集做起直至其最终销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个人保护,以实现“防泄露、防勒索、防损毁”等数据安全目标,充分满足业务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可以预见,未来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必将成为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的主战场。趋势六如何安全地将政务数据挖掘和发布的价值最大化,成为各大数据局等主管部门重点攻关的方向。如今,政府数据开放行动如潮水般席卷全球。中国政府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连续四年书写“大数据”。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启动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使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政务数据承载着国家政府部门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治理的需要。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政府数据的价值蕴含着不可估量的经济发展。、社会运作与国家战略价值。大数据局等作为政务数据资源的统筹机构,主管部门如何释放和挖掘政务数据的价值,同时构建全面的数据安全,为数字经济保驾护航,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趋势七跨组织、跨地域的数据安全共享,促进隐私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隐私计算是在保证数据安全和不泄露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的应用,以达到数据“可用而不可见”的目的。由多种技术组成的系统,关键技术包括多方计算、联邦学习、同态加密等,其技术实现也会受到不同场景具体需求的限制,如数据量、网络带宽、实时性等计算和保密要求。因此,对于政务、医疗等数据重要、数据量大的领域,已经成为隐私计算的重要应用领域。对于属于不同部门的不同行业的数据,跨部门、跨组织的数据互通存在协调困难、审批程序繁琐等问题,而隐私计算可以有效保护各部门数据,有效解决数据互通问题。私有信息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分离。隐私度量、隐私泄露成本、隐私保护和隐私分析等重要问题,更好地释放数据价值,赋能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八数据出境安全正逐步从满足监管自评备案向自建安全防护转变。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数据出境也呈现常态化趋势,数据出境政策频出。其中,《个人信息保护法》代表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制度正式实施;《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是对我国数据出境“安全检查”提出具体要求的制度,配套编写《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指南(第一版)》更好地指导机构落实数据出境评估具体要求。满足数据导出合规性要求的要求。明朝万达认为,在政策压力下,相关机构最终会通过数据出境风险自评估梳理自身安全风险,并借助第三方数据安全防护产品完成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数据出境安全逐步从自我评估转向自我建设,为更好地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提供安全保障。趋势九维护数据主权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需警惕“新数字孤立主义”倾向。数据资源竞争加剧。而自“棱镜门”等网络和数据安全事件爆发以来,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规范数据跨境流动。我们认为,数据全球化不可逆转,数据流动不可避免。绝对严格的数据流量控制既不现实,也不利于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数据全球化与数据主权的对抗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数据跨境,我国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数据自由流动,维护国家网络主权和国家安全,维护公民和组织的数据安全,促进数字经济增长,发展数据相关行业。趋势10数字版权相关技术方案和管理体系发展步入正轨各种数字版权相关技术方案和管理体系初见成效,在商业应用领域初具规模:采用各种加密技术帮助数字信息创作者确权和持续维权,通过多种形式限制和管理其他主体对信息的访问和使用,同时维护数字版权人的权利;版权转让记录等信息纳入区块链,依托智能合约完成合约的自动签署,时间戳和哈希树根值可以为收益分配提供数据支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各种信息源的全天候检索,在海量互联网信息中准确捕捉涉嫌侵权的数字作品,为版权保护、维护版权人利益提供重要线索。数字版权技术和管理方案逐步成熟,促进了数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力保障了“十四五”“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逐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