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AI助推传统制造业数智化演进 国内智能工厂活力迸发

时间:2023-03-12 03:27:43 科技观察

人工智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演进。国内智能工厂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向数字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智能工厂制造产品的模式和效率都迎来了优化和提升。从另一个角度看,人工智能应用的火爆,还可以从其开放平台建设的提速中看出。据艾瑞咨询统计,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市场规模为104亿元,2020年市场规模可达222亿元。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1%左右。据德勤统计,国内使用人工智能占比较高的行业:IT(63%)、网络安全(29%)、生产/制造(16%)、工程/产品开发(16%)).事实上,作为制造大国,人工智能在我国生产/制造领域的有计划应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智能工厂就是典型代表。工业4.0已经从嵌入式系统演变为信息物理系统(CPS),形成了智能工厂。智能工厂作为未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不断向实现物、数据、服务无缝连接的互联网(物联网、数据网、服务互联网)方向发展。智能工厂不仅仅是简单的自动化,而是一个灵活的系统,可以自行优化整个网络的性能,实时或近实时地适应和学习新的环境条件,并自动运行整个生产过程,自动运行在工厂车间,同时与具有类似生产系统甚至整个数字供应网络的网络互连。数据是智能工厂建设的血液。智能工厂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设计、工艺、仓储、物流、质量、人员等业务数据。在工业生产阶段,通过对制造执行系统采集的生产单元配置、资源状态管理、产品跟踪管理等信息进行关联分析,为合理的库存管理和计划调度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结合实时数据,还可以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评估和预测,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实现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化,完成从数据到数据的转化。信息的价值。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北京经开区正发挥区域创新优势,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数字化”四大规划理念,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如今,总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中法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园正式落户,服务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此外,以中国联通“AI大脑”为依托,依托在人脸识别、人体识别、物体识别、环境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自主研发的30余项科技成果,结合智能监控、智能机械臂、智能对话等设备与技术形成的垂直功能,“联通工业AI解决方案”有力支撑工业质检、行业合规等多场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制造业与先进信息技术融合渗透,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制造模式逐步普及,定制化、柔性化、专业化、个性化生产方式广泛涌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步伐加快。在这样一个充满创新和变革的时代,接下来制造业的发展又会发生怎样的新变化?未来的智能工厂会是什么样子?中国制造业如何才能紧跟甚至引领智能化潮流?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考验着制造业从业者的智慧和决心。再过几年,或许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会发生更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