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骨传导 我们从小就知道,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引起的。
同样,声波可以引起其他物体振动,甚至包括看似固体。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非常熟悉这样一个故事:贝多芬聋了之后,他用牙齿拿着一根木棍抵住钢琴来听声音。
虽然这个故事毫无根据,但至少指出了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骨传导耳机的原理如图所示。
传统耳机当然是通过耳机将声音传输到我们的耳朵,但是距离比普通音箱要近很多。
传统耳机将声音直接发送到耳道,但骨传导耳机找到了比这更直接的路径 - 您的骨头。
也就是说,声音直接通过头骨发送到内耳和大脑。
这个想法看似疯狂,但确实有效。
为什么通过骨骼将声音直接传输到内耳也能起作用?我们的听觉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采集、传导和接收。
相应的器官是外耳、鼓膜和小骨以及内耳。
从以上原理我们可以看出,骨传导耳机几乎可以跳过前两步,直接进入接收部分,也就是内耳。
这样,即使声音不通过耳道,也不会有问题。
骨传导耳机有哪些优点?如果要说骨传导耳机有什么好处,最明显的当然就是它独特的聆听体验。
声音直接传输到内耳,这意味着无论外部环境多么嘈杂,都无法阻止我们听到骨传导耳机发出的声音。
但与此同时,外界的声音依然能够清晰的传入耳中,有点像是两者在互相干扰。
正因为如此,早期的骨传导技术属于军事技术,只是为了保证在复杂的战场上依然能够听到通讯的声音。
这种奇妙的听觉在城市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无论是外出锻炼、跑步、骑车,还是单纯散步、逛街,现在很多人都习惯在旅行时佩戴耳机。
这种习惯其实是危险的,因为普通耳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离环境噪音,而且音乐本身也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造成各种大小的事故。
即使我们在相对安全的地铁或公交车上听音乐,嘈杂的环境也会导致人们调大音量。
不用说,大家都能理解长时间大音量听耳机对听力的损害有多大。
这些对于骨传导耳机来说都不是问题。
因为你不仅能清楚地听到音乐,还能听到周围的声音,比如“你看姐姐,那个人为什么戴着这样的耳机?”另外,骨传导耳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比传统耳机更清洁,因为它不需要你将耳塞插入耳道,更不容易造成污垢堆积、堵塞等问题,尤其是在运动时。
。
如果你的耳道不适合耳塞,长时间佩戴会痛,骨传导耳机也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国内著名骨传导耳机厂商少音此前曾研发军用耳机,自进入民用市场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广该技术。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功,但骨传导多年来并未成为耳机技术的主流。
究其原因,真有“成功也是失败,失败也是失败”的感觉。
骨传导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让耳机中的声音与外界的声音共存。
环境声音不会干扰耳机声音的清晰度,耳机的声音不会让危险的环境声音被忽视。
不过,这也意味着,即使你真的不想听到外界的声音,只想沉浸在音乐中,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虽然增加音量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内耳的听毛细胞也会因为音量过大而受到损害。
在这一点上,骨传导耳机与普通耳机没有太大区别。
所谓“骨传导耳机不会损害听力”的说法是错误的。
骨传导耳机另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就是音质。
我们并不是说骨传导耳机的技术应用在音质还原上有什么先天的缺陷,而是其特殊的声音传导方式导致了对我们听感的侵犯。
我们通过传统耳机听到的声音经过空气、外耳、耳膜,经过各种影响后到达内耳。
这个时候,我们听到的自然就会和骨传导的“不寻常的做法”有明显的区别。
虽然从这个角度来说,骨传导耳机的声音应该失真度较小,但我们觉得音质不好只是因为不舒服。
但不管怎样,它的声音传输方式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没有办法适应。
最后还有一个体验上的小问题。
当骨传导耳机的音量越来越大,或者歌曲的节奏很快的时候,它对用户头骨施加的震动会变得非常快、很大,甚至到了让人不得不震动的程度。
关心。
虽然只是让我觉得有点痒,但也足以分散我的注意力了。
虽然骨传导耳机注定只能起到配角的作用,但它却有这样的优势,尤其是能够在各种嘈杂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这实在是太有帮助了。
不过,无论是隔音还是音质,骨传导耳机相比传统耳机都有天然的劣势。
这些弊端不仅是致命的,而且基本上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骨传导耳机还无法取代普通耳机。
然而,它可以作为外出或锻炼时听音乐的替代方法。
如果你看重隔音和音质,那么骨传导耳机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如果你在上班的路上经常使用耳机,尤其是要长时间乘坐地铁或公交车,那么你不妨试试Hug。
这是一项有趣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