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三大运营商谈5G建设难点

时间:2023-03-12 00:17:07 科技观察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发放5G牌照。PT展上,三大运营商同时公布5G套餐,2019年将真正成为5G商用元年。面对当前5G建设和应用中遇到的困难,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中国联通集团运维部总经理马红兵、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行业首席专家毕奇,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杨志强:5G发展面临四大挑战。“5G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信渠道,更像是一个基于5G的更大的产业。”杨志强说道。从业界关注的5G挖矿场景和应用来看,应用场景非常多。首先,5G拥有三类场景加多种行业应用方案;二是5G将大规模应用于工业互联网。进而应用于车路协同服务。除了以上三类应用场景,各行各业都在这方面进行合作探索,比如智慧能源、智慧金融、智慧教育、智慧娱乐、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园区等。”应该说,5G不仅在通信行业,在整个行业都受到了高度关注,大家对未来的应用也非常看好,但是,5G的发展要真正走上正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这些服务变成大规模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挑战。杨志强指出。一是建设成本。由于5G本身的高密组网、使用大尺寸天线等要求,基站本身的建设成本、基站建设的要求、基站的功耗都对建设和运维成本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二是行业端到端的成熟度。5G网络结构非常复杂,四代人生活在一起,所以5G会带来很多复杂性。5GSA架构是真正体现2B业务的基础架构,SA架构还没有完全成熟。三是应用。目前,业界都在积极探索5G应用场景,但在5G上真正能看到可大规模推广复制的应用还不明显。四是商业模式的创新。5G针对的是2B业务。2B业务如何实现双赢,方便大家使用,让业务持续持续经营,规模化发展?是全产业链、全社会共同探讨、探讨的课题。马红兵:未来联通计划共享2.1G频率。“5G是一项承前启后的技术,它只是一种通用技术,5G需要与其他一系列技术融合,共同推动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这也是一个业内普遍做法。共识。”中国联通集团运维部总经理马红兵表示。作为中国联通运维部总经理,马红兵认为,5G确实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些挑战,一系列的改变是必要的。需要修改。核心网层面、承载网层面、无线网络层面都要进行相关调整。第二,加强合作将是建设好5G的重要前提。马红兵举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合作建网的例子:“如何低成本建设5G中心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共享3.4-3.6G频率外,中国联通还想共享2.1G频率,可以实现高、中、低频协同,提供更好的覆盖,同时在一些广域区域,可以使用低频,减少覆盖次数和覆盖成本。SA网络,其复杂度较高,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达成共识,共同加速SA成熟,同时业务向5G切片方向发展,更好适配2B业务。”中国电信毕奇:5G支撑万物互联应用?基于5G的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新,从数学角度看,中国电信在增加小基站、提高信道流量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增加带宽,以及干线信道消除、信道编码、波束赋形等。部署5G时的组网技术,做进一步的工作由于5G需要大量的电力,电费非常高,如何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节能成本成为5G的重要方向,各家厂商和运营商都在做很多工作,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毕奇表示,5G呈现出应用多元化的趋势.为了保证这种多元化,中国电信率先提出了SA(独立组网)网络部署战略,引领了全球独立组网的快速发展,也保障了5G独立组网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此外,毕奇表示,5G不会对ARPU产生任何影响。他表示,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在尝试共建共享,这是对5G全球运营模式的一次很好的尝试和探索。同时,对于外界关于5G支持万物互联应用的说法,毕奇并不认同。“新一代的趋势是高频组网,而且越来越高,高频让覆盖不断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一代支持物联网其实有点不合适。”“相关阅读:携号转网会不会洗牌电信市场?三大运营商10月运营数据:坐上“双王座”的中国移动也有“新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