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一群驴友(22人)去苏州小自虐,15公里的短途穿越、路线规划:灵岩山(走后山)-->大角山(走非常规路线)-->羊肠岭(走一条小路)-->寿星岭-->白马尖-->华山-->庐山--->皇冠山。虽然距离不远,但还是有些挑战。走了大概7个半小时,回来的时候累死了,但是很舒服。我真的很喜欢这种运动。搞了一辆山地车要上去,差点跪拜了。言归正传,说正事!1、项目实施进度缓慢。徒步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山路难走,有人摔倒,有人没水。结果,预期的进展比计划的要慢得多。当然,这只是一个事件,慢一点快一点也没什么错。想知道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怎么解决这么慢的问题。也正是因为最近两个项目进度太慢,压力大,才出来手淫,希望能让自己放松一下。最近,我正在实施一个工厂项目。项目周期很长。预计几个月内完成,但具体时间一拖再拖。现在好像没有时间概念了。现在双方几乎都虚弱不堪,进展十分缓慢。现将相关问题汇总如下,供大家参考。2、销售、技术、实施、客户在一个项目中基本上都会有以上角色,这也是一个项目中最基本的角色。但是根据公司的规模和项目的大小,角色会更多一些。首先,我们是一个小公司,一个小团队。我承认有问题,也承认团队经验不足。请不要否认这个模型。团队很垃圾。任何公司团队都是从小规模开始的。任何人、任何项目、任何团队、任何企业都有问题。这里只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销售:项目前期客户“画饼”,销售水平好吃,没有技巧的销售吹牛皮;销售技巧一般不懂技术,销售人员一般都想拿下这个客户,里面会有点水,会有一些过分的承诺。如果你和销售人员接触多了,应该能看懂,尤其是技术人员。技术人员最怕过度承诺,??因为快乐在你嘴里,痛苦在我身上!技术:在项目型公司,是个悲剧人物。在整个场景中,它是一个无法理解但又令人同情的角色。有问题就得承受,有回报就只能埋头默默。这或许是最普遍的现象,很难说出口。吃完黄莲花,哑巴就吞进肚子里。看过这篇文章的人应该都能看懂,声明我不是贬低技术,因为我也当过技术人员。执行:除了销售,是面对客户最多的一个角色。负责的事情就是把开发的项目安装实施给客户,让客户正常使用,并提供相应的使用培训。我目前担任的这个角色,是最能直接了解和分析客户需求的人。同时负责收集并反馈问题给技术人员,协调公司技术人员与客户的问题沟通。客户:一个想骂他们千百遍的角色。当然,这是为了技术和实现,有时甚至还有仇恨的作用。但是销售很喜欢这种角色,因为客户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因为联合关系,有时技术和实施不喜欢销售。3、相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上四个角色我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下。可能有些公司的角色划分更细。这是我们团队目前的角色分工。这再次表明我们是一个小团队,团队并不完美,也不是规模,我们是在实际环境中讨论问题。销售与客户:销售首先与客户接触,销售会告诉客户我们公司是做什么的,我们的产品有什么优势,我们可以为您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服务(我们公司主要提供仓库,生产和其他条码解决方案)。客户对此很感兴趣,决定接什么项目,于是业务员和客户一拍即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业务员不懂技术,有时会过度承诺客户的一些需求。往往这个时候,需求过大也是其他企业眼中的难点。客户可能因此而犯难,所以确定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你就可以赢得客户。销售告诉客户,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客户肯定对这个很感兴趣,但是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技术上的漏洞,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比想象中更多的人力。但需要说明的是,有时候出于商业目的,往往会有这样的销售方式来提高销售的成功率。这是可以理解的。一般技术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难度大。销售的过渡性承诺往往决定了项目还没有开始之前后续开发实施的难易程度,这时销售人员为了签单难免要做出一些承诺。我不是贬低或抵制销售的过渡性承诺。相反,我更支持销售有时适当的承诺。从公司整体来看,这并没有错,只是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压力。实际上,开发人员和实施人员都可以感受到压力。为了让项目顺利进行,我们可以在项目前期的适当时间,让有资质、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一起了解项目内容,而不是等到项目结束后技术人员才介入这件事。最后签单,这是保证项目推进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1)销售人员前期明确了自己公司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是:能做什么,有多难做什么,根本做不到。(2)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和目标,而不是详细的需求和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比如我要解决排产和人工计划的问题,我需要会用软件来编辑计划和调整计划(3)销售和技术可以同时拜访客户,了解客户的问题,以及做更多的沟通。执行与客户:执行就在项目中如果他在推广过程中与客户直接接触,他可以在项目推广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但是,项目实施有时由项目开发经理执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一直在强调如何用文档来管理项目需求等等,客户一定要说到做到,让客户明确自己的需求。等等,不管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管理这个需求,确认这个需求,在开发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需求出现,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常常认为项目延期是因为不断有新的需求和需求的变化,使项目变得不可控。当然,我承认是这样的。不能减少这个不可控因素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不断与客户沟通。我们知道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找客户商量解决办法,而不是等到问题完全暴露出来的时候,再苦苦抱怨。.可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可以现场操作,可以询问实际操作人员,甚至可以在某个时间帮助他们做某项工作,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们是怎么做的,你才能找到答案项目需要。客户领导可能会抱怨你的实施进度慢,但实施者必须努力去面对这些问题,而不是回避客户的问题。(1)实施者可以现场操作,实际跟进,甚至在一定时间内协助他们完成相应的工作(2)向实际操作者学习如何使用,他们工作有困难的地方,你不同工种要操作了解,最好实际操作(3)把你发现的真实问题反馈给客户领导。有时候客户领导和公司领导一样不可能知道实际问题,只是表面上知道问题,让客户确认。(4)放下身段,做一个普通的接线员。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做这种比较高级的工作的人,在实际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都害怕做这种流水线的工作,就像很多技术人员不敢打电话给客户一样。实施与技术:在项目的过程中,技术与实施是一对兄弟。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唇齿深寒”。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只是有时候也会有一些矛盾。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软件出了问题,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技术人员没有做好,关键时刻如果被客户知道了,倒霉的一定是实施者。如果实施者受苦,技术人员会感觉好些吗?因为实施者直接接触客户,他们可以知道客户具体需要什么。这就决定了技术人员的发展方向,这个过程也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度。(1)实施者必须能够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问题后,能够归纳归类并反馈。在实施过程中,我会先记录客户遇到的问题,分析难易程度和紧迫性,再反馈给技术开发人员。(2)过滤虚假需求,排除不再在范围内的需求。客户提出的有些要求是不可行的要求,有些要求不在我们的范围内。我们需要清楚这一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多次扮演坏人,但最终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适得其反。先把本职工作做好,有能力的时候再去帮助客户解决问题。(3)技术人员要能够虚心接受实施反馈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技术人员认为不太可能的事情对客户来说非常重要。比如一个表格,第一列和队列显示的内容,你觉得第一列和第二列的位置无所谓,但是对客户来说很重要,为什么你看不懂,也许是习惯问题吧!因此,技术人员必须能够接受莫名其妙的问题。4.表里不一的问题可能是我没有大局观,或者没有考虑到问题的本质。之前一直在做互联网开发,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对我来说不是很好的事情,所以现在退一步,做一些传统的行业软件。我公司目前的软件主要以条码、二维码、RFID为基础的仓储管理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为主。但是我觉得做互联网和做传统软件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不知道我是否正确理解了这种差异。也可能是因为我的视角不同。说一个真实的事情:我和A同事在讨论一个项目问题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偏差。我们很难为客户实施仓库管理系统。我们定了某天去客户现场做部分实现,但是项目整体还没有成型,只能用到一些功能,根本不是一个软件。A同事希望开发更多功能的界面,即使功能不好,只要他能看到一样的东西,他想让客户知道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从开发多个“模仿”界面的角度来看,本身就是一个耗时的过程,后期真正需要的开发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有时会让自己挖很多坑。这是公说公有理,女说女有理的事情。谁对谁错暂且不讨论。从根本上说,这是在给项目的推进挖坑,让你以后再跳进去,对项目的推进是极其不利的。至今,我仍然认为我的想法没有错。在很多实施的过程中,客户关心的是你所有的事情是否都完成了。你画了很多仿界面,对整个工程来说还没有完成,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还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同事的想法是错误的。这只是起点的问题。(1)站在公司的角度,我们要考虑表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可以对客户隐瞒事实,因为这是一种策略。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你不需要这些。(二)项目已经开始实施。最好把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出来。这个问题可以不让客户知道就暴露出来,但是你必须明白这个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3)我个人认为最好不要让客户有我们差不多大功告成了的错觉。最好是实事求是。不要打脸让自己变胖。你总是要偿还你所欠的。(4)暂时搁浅的问题下一次解决,问题也会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这是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如果我们下次解决这个小问题,我们往往会忘记它并为自己埋下另一个地雷。#p#5。计划我们在开发软件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功能,可以做生产排程。做过相关工作的人应该都知道,工厂在加工产品时,首先会进行排产。计划,比如本周计划生产什么产品,计划生产多少,需要领料多少,产品的顺序是什么。排产的目的是使工作更有条理,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相应的目标。我们非常擅长软件开发。但你真的有计划吗?你必须对每一件事都有一个计划,这样你才能确保你的事情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轨迹进行。虽然不一定完全一致,但至少会给你一种使命感!在开发和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往往缺少这样的规划任务,随心所欲地做事,导致我们做的事情很乱。先做这个,发现做不出来的题,再做另一个。最后,一个也没有造出来。个人规划应满足以下要求:(1)目的:这个规划的目的是什么,即我们的目标,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2)明确的任务:这个规划是要做具体的事情,甚至包括具体的实施步骤(3)时限:规划要有时限,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完成这个规划的实施?以上是我自己总结的几点。可能有更多的计划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方式和习惯制定目标计划。很多时候,我们的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是因为我们没有计划。我们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如何实施和补救,没有时间观念。更让我自豪的是,我在多年的工作中养成了制定计划的习惯。我不说我100%执行了这个计划,也不是说所有的目标都实现了,而是让自己每个时间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计划。目标,如:1、工作日每天6:30起床,争取8:00到公司,制定每天的工作计划。当然,我会在外出时做好每天的作息时间。用**方法解决,备份方案是什么?3、与客户当面确认某项需求问题,找到**人,请其明确答复,如不能解决,给予相应反馈。4.写一篇技术博客总结最近的工作问题5........制定计划时,最好用笔记本记录,不要用电子文件。用笔记录的时候,可以思考这件事情的深层次问题,有一种庄严之感,会让你对自己做的事情很重视。planning,但是对于电脑端的planning,我觉得看还是不看。自从学会做计划后,我就用笔记录,记录了好几本笔记本,后来才发现这样做的重要性。我应该可以查询相关记录,了解我过去一年的日常工作计划和安排。这是保证你想做的事情稳步推进的重要过程。6.技术方案这里我单独说一下技术问题,因为我也做过技术开发。我曾经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技术研究员。虽然我现在还是改不了这个习惯,但是不得不说,我是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技术问题。这里也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我之前接过一个项目,项目是一个在线申请系统(不是考试系统),就是可以申请考试,可以查看相应的成绩等等。一个非常简单的项目,有时间限制。我把这个项目外包给了一个技术非常好的朋友,因为我绝对相信他的技术能力。然而,我对自己最后的所作所为感到非常失望。我忽略了项目的具体问题。最后,我没有在一个月内完成这件事。我只完成了一个很简单的功能,并没有做核心的部分。那时,我开始真正思考这个技术问题。为什么技术专家会犯这样的错误?(1)他在做用户系统的时候用了一个单独的数据库,登录功能涉及到好几个存储过程(2)登录验证超级复杂,用了什么技术(3)数据库结构也超级复杂,而且tables和fields的名字都是很长的名字(没关系)……这是典型的过度结构。不得不承认,他的文字可以充分展示他的技术能力,因为我没有办法清楚地知道它的具体操作过程,一个登录注册就那么复杂,而且这些东西都过了一个月才能完成,这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但是客户只需要简单的登录,用户注册就可以了,单表完全可以搞定,完全满足客户的要求,一个月完成项目绰绰有余。(1)根据具体项目选择合适的技术: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技术使用不当的问题。为什么简单的项目要用到这么复杂的技术?炫耀技能或虚荣心!你炫耀我炫耀,就看谁瞎了对方的眼睛。(2)明确项目的真正目的:项目最重要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使用先进的技术,技术和要求本末倒置。(3)时间观念优先:目标是在一个月内完成项目。这个项目的核心是考试系统。如果不能及时完成,至少核心部分要有实质性的突破,而不是根本不做。这并不是贬低技术的不重要,而是让大家知道做事的目的是什么,技术的作用是什么。专攻技术是好事,但不能只专注于技术的发展,否则就是井底之蛙。技术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项目问题。7.团队问题常指团队。只有团队才能把一件事做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项目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一个人的能力往往是有限的。很多人一提到团队就只能想到技术团队。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有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非常重要。我在上面的项目过程中提到了几个角色。我不认为这是最好的球队组合,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球队组合,但这是目前最适合我们的球队组合。我们之间也会有矛盾,但凡事只关注问题的本质。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方式不同,但共同的目标是做好这件??事情。项目进度慢的核心问题是团队配合不默契。如果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相互对立,实施和技术无所谓,如何推进项目实施,如何快速完成项目等问题。(1)团队不是指技术人员,也不是指销售人员,也不是实施人员,而是与这个项目甚至客户相关的所有人员。每个角色都会影响项目的进度。(2)公司内部小团队之间可能存在意见分歧,但对外必须保持一致(3)不同角色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要加强,反馈和回应问题要及时(4)团队成员必须达成目标高度一致,无论工作中有多少矛盾和冲突,完成项目都是一个共同的目标(5)不同的角色和工种必须能够相互理解,包容彼此的工作。当然,影响项目实施进度的因素有很多。以上是我作为项目实施者过程中的一些思考问题,不一定是正确的。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从一个简单的技术人员转型到另一个方面,会遇到很多问题,但也会学到很多新的东西,你会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最近最让我感动的是周末的15公里穿越。一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无论多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到达目的地!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qingyuan/p/37510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