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苹果造车计划复活!郭明錤:《泰坦》重启

时间:2023-03-21 18:26:22 科技观察

苹果年底造车计划,会不会又活过来?刚刚,苹果“首席爆料人”郭明錤发推称,根据他的最新调查,苹果“很有可能”重建AppleCar团队,时间很可能在今年年底前。无独有偶,大约半年前,同样是郭明錤在推特上爆料苹果“泰坦”造车团队已经解散一段时间。刚刚传闻解散的“泰坦”战队,这么快就要开始重组了吗?看来苹果还没有放弃。苹果8年造车梦:库克亲手拿下平台其实,苹果的造车计划早在8年前就已经开始。早在2014年,Apple就启动了ProjectTitan,1,000多名汽车专家和工程师在公司库比蒂诺总部附近的一个秘密地点开发电动汽车。这个计划可谓雄心勃勃。据称,这辆要造的车不仅没有方向盘,也没有油门踏板,完全不需要用户干预就可以行驶。作为“下一个明星产品”,AppleCar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整合”,而且“明显优于普通电动车”,定位“非常高端”。随着苹果芯片的成功,自动驾驶汽车采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处理器的可能性也增加了。这个“Apple开发过的最先进的组件”将负责处理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令人难以置信的AI工作负载。不过因为种种问题,《泰坦计划》几经转折,好在发展似乎一直在持续。一般来说,Apple不愿意分享太多有关其项目的细节。但就汽车软件而言,出于监管原因,黑盒沉默似乎行不通。2017年6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公开谈论苹果公司在自动驾驶软件方面的进展,以罕见的坦率确认了该公司的项目。“我们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库克说。“这是一项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我们将其视为任何AI项目皇冠上的明珠。它可能是正在进行的最困难的AI项目之一。”当然,库克的这番言论也可能是因为有人在2017年初发现,苹果有几辆汽车装载了大量传感器和摄像头,用于在加州的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但考虑到苹果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野心和实际进展,甚至到2025年,也未必可能,被挖走的高管几乎没有一个人离开,ProjectTitan最初有1000多名员工,但经历了多次人事变动。2016年,该项目的原负责人之一史蒂夫扎德斯基离开公司,由特斯拉聘请的汽车工程副总裁克里斯波里特接任。.2016年7月,据报道,在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DanRiccio获得该项目的控制权后,长期担任Apple高管的鲍勃·曼斯菲尔德(BobMansfield)被调回兼职工作。负责该项目。2016年8月和2016年9月,“泰坦计划”裁员。负责汽车操作系统和测试程序的120多名软件工程师被解雇,负责车身、悬架系统和底盘的数百名硬件工程师从员工序列中消失。据称,剩下的员工不仅负责编写自动驾驶代码,还负责构建用于实际测试的传感器和模拟器。软件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并肩作战。不过,2016年的AppleCar项目还请来了一位大腕:保时捷赛车运动负责人亚历山大·希辛格(AlexanderHitzinger)。当时的报道称,他被挖角去做“会对社会产生重大而直接影响的事情”。Hitzinger在苹果公司工作到2019年1月,当时他被大众汽车挖走加入其商用车部门。2017年3月,苹果似乎在造车:它在瑞士建立了一个研究实验室,其工作人员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专攻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和视觉导航。2017年4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之前雇佣的一个四人团队负责苹果的汽车业务,特别是其自动驾驶软件。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测试评估项目的三位工程师此前曾在美国宇航局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在包括3D物体检测和运动规划算法在内的项目上取得了成果。2017年8月,Apple为其自动驾驶项目雇佣了更多员工。Insider报道援引一位熟悉苹果技术和其他类似自动驾驶平台技术的消息人士的话称,苹果的新员工主要是那些有自动驾驶汽车软件开发经验的人。这些工程师是Apple此前从传统汽车制造商中挑选出来的,其中包括专门从事汽车制动、悬架和其他机械系统的员工。Apple于2018年4月从Google挖来了JohnGiannandrea,领导其机器学习和AI战略任务。据说其中一部分涉及依赖这些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系统。2018年6月,Apple聘请了Waymo前高级工程师、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成员JamieWaydo加入该团队。同月,据报道,YouTube名人、前NASA工程师马克·罗伯协助苹果为其汽车项目开发了VR系统。曾担任苹果Mac硬件工程副总裁的道格·菲尔德(DougField)在特斯拉工作了五年后,于2018年8月被挖回公司。2018年8月的一份报告称,苹果当年从特斯拉挖走了至少46名员工,其中一些人是被此前被特斯拉解雇的前同事挖走的。2018年12月,特斯拉高级设计师AndrewKim被聘请到Apple工作。在Kim在Tesla任职期间,他从事汽车内饰设计,专注于仪表板布局。2019年初,有消息称苹果从ProjectTitan中解雇了200多名员工,内部称之为“团队重组”。Apple后来证实计划从该计划中裁员190人。2019年3月,Apple聘请了MichaelSchwekutsch。曾任特斯拉工程副总裁的Schwekutsch在动力总成开发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这有力地表明整车开发仍然是AppleCar项目的重点。2019年6月,Apple通过收购该领域的初创公司Drive.ai来加强其自动驾驶工作。经苹果证实,此次收购让数十名Drive.ai员工、新车原型和其他资产进入苹果的造车项目。2019年7月,Apple聘请了前特斯拉工程副总裁SteveMacManus,他是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麦克马纳斯在苹果公司的头衔含糊不清,是“高级管理人员”,但他应该是“泰坦”团队的一员。到2021年6月,苹果自动驾驶部门的技术主管DaveScott、JaimeWaydo和BenjaminLyon相继离职。2021年9月,道格·菲尔德(DougField)退出AppleCar团队,再次离开苹果。2022年1月下旬,据彭博社负责苹果的科技记者MarkGurman报道,曾在苹果工作7年、曾担任汽车团队软件工程项目总监的乔·巴斯离职。随着他的离开,苹果此前挖走的AppleCar项目高管几乎全部离职。郭明錤的预测在科技头条中,“郭明錤”这个名字的出现频率可以说是相当高了。从2010年开始,他就一直在预测苹果的新品,并多次猜对。被誉为“地表最强”的苹果概念股分析师,科技界的“法宝”。多年来,郭明錤对苹果新品数据的预测一直都非常靠谱。虽然在库克看来,通过供应链来源的数据进行预测是一种糟糕的方法,但郭有可靠的预测记录。作为一个“泄密者”,郭的长处是产品细节和规格,有时可能包括非常精细的细节,如颜色、尺寸、芯片组和端口。但他无法准确预测设备名称和发布日期,因为这两项通常是在生产过程的很晚才确定的。他的精准度堪称历史最强,无愧于“神棍”的称号。一些报告甚至在他的预测多年后才得以实现。Ming-ChiKuo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仅可以利用获得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苹果产品,还可以为产品的销售提供指导——根据元器件订单,他会得到销售数据,然后根据之前的供应情况连锁库存报告得出他们期望销售的产品。当然,在这方面,他的指导未必就那么强。因为这些库存报告虽然可能准确,但并不总是提供最全面的信息,因为Apple的供应链非常多样化,以至于只知道产品组件的订单。在Digitimes工作期间,他因预测未发布的iPhone4型号的发售窗口而首次受到关注。2011年加入协和证券,2013年加入凯基证券。此后十年,郭明錤在苹果新闻圈崭露头角。当预测员MarkGurman没有内幕消息时,Ming-ChiKuo通常有。正是因为这两个人,苹果的大部分消息还没有发布就已经广为人知。2018年,郭明錤离开凯基证券,加入中国天风国际。他至今仍在这家公司工作,不断输出对苹果产品和计划的准确预测和分析。为什么郭明錤能做出那么多神明的预言?与他作为分析师的工作非常相关。在天风国际等证券公司和投资服务公司担任分析师,可以通过产品的供应链获取情报。因此,他有更多机会接触苹果的供应链,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通过筛选、整理、分析,发布一份“投资指南”。他对2014年苹果广告活动的预测几乎100%准确。2012年,郭明錤准确预测苹果将发布搭载Thunderbolt的MacBookAir,一举成名。还有关于iPhone5s黄金版的成功预测、iPhone6的关键信息、液晶屏新iPhone、USB-C接口的新iPadPro、配备TouchID的新MacBookAir,这一切都让郭明錤更加兴奋。声名鹊起。而这一次,他对苹果新造车计划的预测准确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