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苹果发布了iPhoneX,献给iPhone十周年的礼物。这款手机融合了诸多先进技术,无论是四边等宽的异形全面屏,还是通过人脸识别实现支付级安全的FaceID,iPhoneX无疑是年度最先进的手机,就像十年前它最早的前身,初代iPhone诞生时一样。让我们回到过去,直到我们第一次看到神奇的触摸界面,当你滑动时,它会随着惯性滚动,并从上到下弹跳。为了这一天,我等了两年半。2007年1月9日,已故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在发布iPhone时如是说。▲图片来自:HardwareUpgrade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Apple一直在秘密开发iPhone。我们从各种报道中了解了iPhone的发展历史。比如当时有内部基于iPod的P1方案,后来我们看到的全触控手机就是P2方案,赢了,震撼了全世界。至于iPhone,对于苹果内部的许多人来说也是如此神秘,其开发代号为“M68”和“Purple2”。但十多年后,我们终于有机会在完成之前看到这款伟大的手机,静静地躺在红色电路板上。今天TheVerge公开展示了初代iPhone的开发电路板,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视角——十年前改变手机的iPhone是如何打造的。开发板形式的iPhone离它后来拥有的令人上瘾的魔力还差得很远。此时的iPhone还没有那些对人性的洞察,只有冰冷的组件模块,仿佛在沉睡中没有被灌入。系统机器人。几乎所有的iPhone组件都集成在这块开发板上,在这块开发板上无处不在。乍一看,这块红色的iPhoneM68主板就像是十多年前随处可见的电脑主板。这个开发板的尺寸和我们近几年看到的高通原型开发板不太一样。iPhoneM68的开发板其实接近PC主板大小。为了让初代iPhone足够保密,Apple工程师开发了这种特殊的电路板来测试软件和无线电部分,也称为EVT(工程验证测试)模板,确保开发人员不会知道iPhone的最终形态.此外,苹果在开发iPhone原型机时只使用红色电路板,而在生产时更倾向于使用蓝色、绿色或其他颜色。这个原型开发板确实和PC主板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顶部有一个用于测试iPod配件的串行连接器。iPhone也使用了经典的30针接口。甚至还有一个LAN端口。开发板的侧面还有两个迷你USB端口,这样Apple工程师就可以通过这些端口对设备进行编码,而无需看屏幕。很多工程师还需要做的就是将苹果底层的操作系统移植到iPhone上。Darwin是一个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包含一组核心驱动程序,可以支持几乎所有的Apple系统,例如macOS、iOS、watchOS、tvOS和audioOS。为了提供支持,Apple将Darwin开发人员称为“核心操作系统工程师”。它们负责内核、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处理器结构以及许多其他重要的低级任务,以确保这些核心硬件能够连接并运行。如果您查看顶部,就会发现iPhone原型板和PC主板之间的典型区别。在电路板的顶部有一个SIM卡槽,附近有两个用于Wi-Fi和蓝牙连接的天线,它们连接到主要的无线I/O板,很像最终出货的初代iPhone。收音机电路板上有Intel、Infineon、CSR、Marvell的芯片。这些芯片也表明,苹果需要与多家芯片制造商密切合作,才能推出iPhone。另外在电路板右侧还有一个RJ11接口,是固定电话使用的接口。工程师可以将座机线接入此开发板进行语音测试。这些天我们可以用AppleWatch打电话,但想象一下在2006年用iPhone原型板打电话的快感。中间部分是开发板的核心部分,包括原型中使用的处理器。苹果采用三星K4X1G153PC的部分元器件,采用620MHzARM处理器(ARM1176JZF)运行iPhone操作系统,采用PoP堆栈封装,CPU封装在底部,内存封装在顶部。然后连接到三星4GBNAND卡,用于存储操作系统部分。开发者可以轻松移除绿色NAND内存模块,插入新卡即可快速测试不同操作系统版本。这个开发板上什至有一个屏幕,但它的主页按钮(这里称为菜单键)部分安装在显示器左侧的主板上,电源和音量按钮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启动原型,Apple标志就会亮起,工程师将通过命令行测试内核。此外,消息人士称,如果开发板通过侧面的30针连接器连接到iTunes,则会显示检测到可恢复的iPhone。板上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带引脚的白色连接器,较小的是用于低级调试的JTAG连接器。工程师可以连接信号探针来监测各种信号和电压,以确保iPhone软件的调整不会影响硬件,并且周围有各种DIP开关来控制调试信号以进行更深入的测试。如果苹果工程师使用这种没有屏幕的开发板,可以通过板子侧面的分量RCA接口连接显示器,侧面还有一个立体声输出接口,工程师也可以用它来测试连接耳机,甚至iPhone。主摄像头也安装在电路板上进行测试。还有一个巨大的空间用于测试电池部分。如果工程师不接电池,可以通过顶部的DC接口外接电源。苹果甚至为标有“proflex”的距离传感器留下了测试空间。从这个开发板可以看出,在iPhone推出之前,苹果的工程师几乎已经想好了所有的事情。像这样的开发板可能从2006年到2007年一直在使用,直到iPhone发布。如今,Apple不再需要如此巨大的开发板来开发新的iPhone。早在iPhone4就已经使用更小的主板,最近的机型甚至配备了又大又笨重的安全盖,以保证硬件设计的最终形状可以保密,现在许多其他手机制造商也在使用类似的保密的方法。这个早期的开发板也提醒人们,要创造出供数百万人甚至数十亿人使用的便携式设备,需要付出大量的工作和保密工作。早期的开发板,尤其是十几年后的开发板,更是弥足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