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李飞飞在列!拜登成立12人特别工作组,向AI研究人员开放数据

时间:2023-03-20 13:06:01 科技观察

李菲菲上榜了!拜登成立12人工作组向AI研究人员开放数据该工作组由来自学术界、政界和工业界的12人组成,其中包括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李飞飞教授和来自谷歌云的AndrewMoore。他们将制定一项计划,旨在让人工智能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访问政府数据、计算资源和其他工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主任塞图拉曼·潘查纳坦(SethuramanPanchanathan)表示:“通过汇集来自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的美国顶尖专家,我们将能够规划出一条激动人心且引人注目的前进道路,以确保美国在各种领域的长期竞争力。领域,包括工程学、经济学和工程学。”据《2020年国家人工智能倡议法》称,该工作组将作为联邦咨询委员会,帮助创建和实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资源(NAIRR)蓝图——共享研究基础设施。据白宫称,这将刺激人工智能创新和国家经济繁荣,并将为所有科学分支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学生提供计算资源、高质量数据、教育工具和用户支持。为建立NAIRR,工作组将在技术能力、治理、管理和评估,以及关于安全、隐私、公民权利和公民自由的建议。该小组将于2022年向国会提交两份报告,概述其战略。中期报告将于2022年5月提交,最终报告将于2022年5月提交2022年11月。工作组具体成员如下:1.LynneParker(白宫科学办公室联合主席)和技术政策)2.ErwinGianchandani(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主席)3.DanielaBraga(DefinedCrowd首席执行官)4.MarkDean(已退休,“前IBM和田纳西大学”)5、OrenEtzioni(AllenInstitutefor人工智能)6、JuliaLane(纽约大学)7、Fei-FeiLi(斯坦福大学)8、AndrewMoore(谷歌)9、MichaelNorman(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10、DanStanzione(德克萨斯大学Austin)11,FrederickStreitz(能源部)12,ElhamTabassi(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去年,由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李飞飞教授和美国前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发起的线,就如何推动美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进行了深入探讨。李飞飞和HAI研究所的另一位联合所长JohnEtchemendy从2019年就开始筹备“国家研究云”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个由学术界、政府和企业巨头组成的工作组,为成立做准备美国国家研究云。讨论中讨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由李飞飞牵头的斯坦福大学HAI研究所发起,美国其他顶尖大学和谷歌、亚马逊、IBM等科技巨头支持的“国家研究云”计划(国家研究云)。国家研究云计划的目标是让学术科学家能够访问科技巨头的云数据中心以及用于研究的公共数据集。创新与竞争法的无限前沿NAIRR的创建只是美国加速国内技术进步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就在本周,美国参议院批准了一项长达1400多页的《2021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投资2500亿美元,用于从人工智能到量子通信的科学研究。这是一个“一揽子”法案,其中1900亿美元用于全面加强美国技术;54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芯片和电信。该法案的基础来自于去年由舒默和托德扬共同发起的一项立法,称为《无尽前沿法案》(无尽边境法案)。早在1945年,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博士就发表了一篇名为《 科学:无尽的前沿 》的报告。拜登政府提出了一项又一项法案。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在科技圈与中国摊牌做准备。科技圈:美中对决随着中美紧张局势和技术竞争的加剧,科技领域的力量平衡正在发生变化。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较量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今天,中国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李开复曾在《纽约时报》上写道,“人工智能技术从发现走向实现,标志着人工智能的重心从美国转向中国。原因在于中国的营商环境、资本推动和海量数据的获取具有显着差异优势。”人工智能技术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的驱动力。从面部识别和金融科技到无人机和5G,中国不仅在迎头赶上。在很多情况下,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2019年,英国IPO发布了一份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活动报告,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美国,并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9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榜》指出,中国已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领域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地。截至2018年,中国企业在这三个领域的专利申请总量均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我国发表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13年至2018年,中国发表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比美国多出2万多篇。中国发表的论文数量明显更多,但在论文质量上,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中美AI论文产出对比从论文被引用次数来看,显然美国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我国每年发表的应用论文多,基础研究论文少,重要原创成果少。要想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走在前列,发挥引领作用,任重而道远。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与美国还有一定差距。清华大学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仅18232人,美国比中国多出56.5%。其中,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杰出人才数量为977人,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29%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来自中国。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虽然我国在人工智能专利申请、论文发表数量、科研成果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与此同时,我国智能产业还存在基础薄弱、产业间合作不足等短板,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