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VR将颠覆哪些行业?传媒大亨李瑞刚透露这四点

时间:2024-05-22 19:55:03 科技赋能

与好莱坞合资成立东方梦工厂、孵化灿星娱乐、投资中超80亿、投资曼城……这两年,中国人文化产业基金一直是国内最活跃的投资者和交易者。

因此,当李瑞刚董事长带着中华文化基金和微鲸科技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宣布自己的VR战略时,国贸三期宴会厅里挤满了人。

人们想听听这位媒体大亨,或者说最了解内容行业的人,如何看待VR技术与内容行业的结合。

不过,除了列举华夏文化此前在内容行业的投资案例,并宣布成立“华人文化传媒创新实验室”,研究内容行业的技术创新外,李瑞刚在发布会上并没有过多谈论自己对VR内容行业的看法。

会议。

在发布会后的集体采访中,李瑞刚与我们分享了在众多媒体的“压力”下,VR如何与电影、电视、音乐、体育结合的一些想法。

我们整理了他的答案。

VR的生态系统比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更加复杂。

如今的 VR 与智能手机刚出现时不同。

手机解决了基本的通讯功能之后,就已经具备了商业价值。

仅靠VR无法解决硬件终端的问题。

更多的是内容消费,所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复杂度肯定超过智能手机。

以VR在体育赛事直播中的应用为例。

由于游戏是在高速运动过程中进行的,因此需要非常高的后台计算能力。

关于芯片的计算能力、带宽问题、数据处理、瞬时带宽并发等,这些数据的压缩和传输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

这超出了任何电信级厂商的传统方法。

因此,VR产业的发展背后有很多关键点,在一定程度上比智能手机更加困难,因为它不满足简单的通讯功能,需要体验式的行为。

  VR将建立一套新的电影美学标准。

VR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内容方面,它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的内容制作方式来制作。

这不是你戴上眼镜在大屏幕上观看的东西。

我在里面看到了一个影视产品。

未来比如说你拍电影或者电视剧,你要么放一个摄像机来拍摄,然后拼接起来,打造一个VR体验。

它对整个故事剪辑的逻辑、故事情节以及所有编剧的结构都有严格的要求。

原始结构思维是主要关注点。

物体的结构思维现在是沉浸式的结构思维,对思维模式是一个新的挑战。

这些问题都非常具有挑战性,传统电影学校教授的那种思维无法解决VR的效果。

所以有一整套的审美标准,因为原来的审美是主客体,现在是主客体的融合。

所以,很多内容的探索还在后面进行。

VR将在体育数据收集中发挥巨大作用。

体育无非两种,一种是职业体育,一种是业余体育。

职业体育更多的是“看”。

对于它的发展来说,是体验的升级。

以前是在电视上,屏幕比较大,比如超高清、3D。

如今,VR 是一种观看体验。

如何将观众带入现场,是VR的突破口。

技术。

业余运动具有参与性。

如果单纯看的话,你会认为它动员了很多人参与。

商业模式是广告和赞助。

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

它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

未来技术在后端发挥的价值将非常重要。

在这里,技术实际上扮演了数据的角色。

未来会收集很多数据,不仅仅是收视率数据,还有每个内容在各个渠道的曝光率。

事实上,数据是有价值的。

将这些数据与用户数据进行匹配,在未来将会非常重要。

目前,越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直播节目,就越有可能首先被VR颠覆。

像《中国好声音》一样,它们本质上是录制的广播。

未来这类节目的制作和VR制作也会采用录制的方式,所以它在后台有一些后期处理。

但现场音乐节、现场音乐表演都是直播。

这个未来应该是一个可以商业化的地方,就像体育一样。

传统电视领域所有直播都必须采用线性方式播出。

最具有震撼效果和商业价值的东西将在VR领域率先突破。

当然,这些东西也取决于一定的因素,包括VR视觉效果、音效等。

在今天,即使有IMAX的视觉呈现,如果没有声音,整体效果仍然会差很多。

因此,这是一个全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