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在Windows和macOS之外,那个1%的怪异操作系统背后的故事_0

时间:2023-03-20 12:25:38 科技观察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与互联网的交集是从Windows开始的。伴随着经典的开机音乐,蓝天白云草原呈现在眼前,每次上网都是一种仪式感。毫无疑问,PC桌面操作系统已经是Windows和macOS的天下,只有不到3%的市场份额留给了开源的Linux。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除了这些主流的PC操作系统之外,还有很多独立的小众桌面操作系统。一个有趣的互联网历史拼图游戏。今天要说的是操作系统剩下的1%背后的故事。TempleOS:上帝的操作系统这是上帝的圣殿,就像所罗门的圣殿。这是一个敬拜上帝和咨询上帝旨意的社区中心。这段话并非出自圣经,而是对一款名为TempleOS的桌面操作系统的介绍。寺庙的中文意思是“圣殿”。顾名思义,这是一款以《圣经》为主题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中几乎所有的元素都与《圣经》以及与上帝相关的宗教文化有关。打开TempleOS界面,屏幕中央会出现一把利剑和一个刻度。有人推测,这是根据正义女神所持的剑和鳞片。按F7可以接受“神词”,其实就是随机弹出的《圣经》里的词,Shift+F7可以打开《圣经》里的段落。而F6可以弹出类似8bit音乐的旋律,据说是上帝的歌声。按Shift+F6可以看到“上帝的涂鸦”。虽然TempleOS诞生于2013年,但它的画风就像是80年代的像素游戏,只有640x480的16色分辨率,有点类似于微软早期的MS-DOS。这并不是因为开发人员的技术不够好,而是程序员特里·戴维斯故意为之。特里·戴维斯说,这是上帝的旨意,因为这让孩子们更容易为上帝作画,“这与割礼是同一个盟约。”就连桌面的文件系统也被称为“红海”(RedSea),系统的编程语言被称为HolyC,是TerryDavis基于C和C++改编的??编程语言。不仅是自创的编程语言,TempleOS总共有超过120,000行代码,是TerryDavis一个人耗时10年写成的,也是当时非常前沿的64位操作系统。▲图片来自:HackerNoon这样的代码数量和Photoshop1.0差不多。这在IT界已经是一个奇迹,相当于一个人盖了一座摩天大楼。中国互联网上还有一个程序员,一个人完成了上万行的代码产品,就是当年写Foxmail的张小龙。说特里·戴维斯是计算机天才一点也不为过。Terry从小就接触编程,小学时就已经开始使用AppleII。他于1994年获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气工程硕士学位。与许多狂妄自大的天才一样,特里称自己为“最聪明的程序员”。▲特里·戴维斯。图片来自:维基百科特里戴维斯最终没有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最大的障碍是“上帝”。用常人的话来说,他患有精神分裂症。1996年开始,特里·戴维斯开始出现幻觉,认为自己受到外星人和政府的监视。很快他就不能正常工作了,只能长期留在父母家里,有一只鹦鹉作伴。直到2003年,特里·戴维斯突然声称得到了上帝的旨意,要为上帝建造一个操作系统作为自己的圣殿。随后的10年里,特里一头扎进了这个神拥有的操作系??统。TerryDavis坚信TempleOS会被硅谷的互联网巨头所接受,并且已经存在了几千年。虽然TempleOS可以说是一个“疯子”开发的操作系统,但是当TerryDavis在2018年去世时,在众多程序员为他哀悼之时,却并不否认Terry拥有顶级的编程水平。某种程度上,特里·戴维斯就像那些天才与疯子结合的艺术家,用极致的技术表达心中的世界,就像程序员中的梵高。如果世界末日,您需要什么操作系统?如果您认为TempleOS已经足够疯狂,那您就错了。一个叫维吉尔·杜普拉斯的程序员虽然没有得到上帝的指示,但他还是想用操作系统为人类文明建造诺亚方舟来应对世界末日。这个末日世界的操作系统叫做CollapseOS。它只有简单的功能,但几乎可以在您找到的任何硬件上运行。Dupras说:我们要求它足够通用,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运行。然后我们选择了Z80微处理器,这可能是大多数人能找到的最简单的硬件。Z80是Zilog在1974年推出的一款8位微控制器,据Dupras介绍,选择Z80是因为它已经投产很长时间,广泛应用于大量电子设备,甚至是清道夫。这意味着当人类处于末日环境中时,只要幸存者具备基本的编程知识,并从废墟中找到含有Z80微处理器的设备,就可以运行CollapseOS。Dupras已经成功地在经典控制台MegaDrive上的198816位运行中提供了CollapseOS。Dupras之所以要开发这样一个操作系统,是因为他认为全球供应链在2030年之前将面临崩溃。由于电子产品供应链系统复杂,一旦崩溃,人类文明将回到“低端”。技术”水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的技术水平,十年也恢复不了。而一个可以用本地材料编程的操作系统,有望使濒临崩溃的人类文明更快地进入信息时代的水平。虽然CollapseOS的想法很好,但其可行性却遭到了不少质疑。有人指出,即使是托管CollapseOS源代码的GitHub也会在末日来袭时崩溃,更不用说操作系统了,用那些废弃的设备和部件构建一个新系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图片来自:ZEUSNews和Dupras自己承认CollapseOS还是有很多缺陷。他说,这个系统只能在一定程度的崩溃下工作。太小的灾难人类不需要,太严重的灾难也无能为力。目前来看,CollapseOS确实有些鸡肋,但当人类再次遭遇类似陨石撞击地球的灾难时,如何生存并恢复现有的科技文明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差点变成macOS,差点让乔布斯无法回到苹果很多人都知道,苹果在1996年收购了乔布斯创立的NeXT,这不仅让NeXTSTEP成为了未来MacOSX的基础,也让乔布斯回到了苹果,创造了各种未来的神话。▲图片来自:Dave'sMacBlog1996年,苹果公司已经陷入破产危机,但其为Mac电脑开发的新系统Copland非常不稳定,最终被放弃。苹果反而获得了一个成熟的操作系统。除了NeXT,苹果当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BeOS,也是由前苹果高管Jean-LouisGassee创立的。BeOS完全符合Apple的要求,是少数能够在PowerMacintosh上运行的非Apple操作系统之一,比当时的Apple操作系统更加稳定流畅。根据《BeOS Bible》的作者ScotHacker的说法,BeOS既有Mac的优雅,也有Unix的强大功能,而Mac花了数年时间才达到同样的水平。ScotHacker在2001年比较了BeOS和OSX,发现BeOS在很多方面还是有优势的。例如,在多线程和多任务处理方面,低配置的BeOS设备比高配置的OSX设备快一个数量级。为什么苹果不知道这是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而BeOS其实是苹果当时的首选。出价也从最初的1.2亿美元提高到2亿美元,但Be提出的价格是3亿美元,双方不欢而散。在求不到BeOS的情况下,苹果找到了“备胎”NeXT,最终以4.29亿美元收购了NeXT。也许苹果还在后悔硬着头皮把BeOS拿下。就这样,BeOS和苹果错失良机,双方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但却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极端。BeOS虽然用户体验极佳,但在市场上一直没有成功。在2001年被Palm收购后不久,它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BeOS虽然后来被一些爱好者以Haiku之名复活,但已经今非昔比了。如果当年Apple收购了BeOS,今天会是什么样子?曾令美国闻风丧胆的波场TRON,无论是PC还是智能手机,主流操作系统均来自美国科技公司。其他国家想要撼动这些操作系统的地位有多难,日本的操作系统TRON在30多年前就经历过了。TRON最初是由东京大学的坂村健教授发起的一个项目,旨在“为全社会的需要创造一个理想的计算机结构和网络”。TRON也被日本人寄予了摆脱微软垄断的厚望。那时,坂村健已经意识到互联网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水、电、煤”。基础软件是软件平台,是信息社会的基础,应该像水和空气一样。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TRON为核心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成熟。从桌面系统BTRON、通讯设备的CTRON,到家电、汽车的ITRON,日本已经拥有了一整套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系统。▲运行BTRON的个人电脑。图片来自:XahLee。TRON系统是开源的,这意味着如果这个系统被市场接受,很可能会对微软Windows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在TRON与Windows的大战之前,美国就已经以“不公平贸易”为由将TRON扼杀在摇篮中,采用TRON的美国企业也将受到打击。在这样的制约下,波场TRON即将退出PC市场。TRON虽然在PC市场失败了,但并没有消失。反而成为世界上终端数量最多的操作系统之一。它分布在手机、商店、汽车等数十亿电子设备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03年,老对手微软宣布加入TRON阵营。去年以来,由于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华为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备受关注。TRON的经验或许也能为其他国产操作系统提供一些启示。红旗Linux:昔日国产操作系统的大旗中国其实不缺国产PC操作系统,但不同于TRON从0到1的造轮子,国产操作系统基本都是基于开源的Linux内核开发的,不过这也不丢人,毕竟连Android都用的是Linux内核。在众多国产操作系统中,红旗Linux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款。红旗Linux1.0诞生于1999年,最初主要是政府机构为了信息安全而使用。正因为如此,早期的红旗Linux根本不担心订单。2001年,在北京市政府进行桌面操作系统产品正版软件采购招标时,成立不到两年的红旗Linux也获得了微软的订单。除了政府订单,IBM、戴尔、惠普等PC厂商为了节约成本,也在产品中预装了红旗Linux。到2001年7月,红旗与个人电脑厂商的代工协议超过100万台。▲红旗Linux6.0桌面。很快红旗Linux就占据了国内操作系统市场份额的首位。然而,这一成就并非源于其产品体验。相反,糟糕的用户体验为红旗Linux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据财新网报道,很多用户拿到预装红旗Linux的电脑后,第一件事就是格式化电脑,然后重新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与拥有成熟应用生态的Windows相比,红旗Linux根本不是对手。2014年2月,中科红旗研发的红旗Linux发布清算公告,宣布公司正式解散。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一大批国产操作系统齐头并进,但很多都是为了政策补贴而来,甚至出现了麒麟等换皮产品。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迎来一款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国产PC操作系统。很难说,如果这些国产操作系统有更好的体验,就能撼动Windows的地位。这也是大多数小众操作系统的命运。几大巨头庞大的用户量和应用生态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城池。▲红帽Linux。但无论是PC还是智能手机,Windows和macOS、Android和iOS之外的那些小众操作系统让整个互联网变得更加生机勃勃。给小众操作系统留一些生存空间,也让创新和变革的种子有更多生根发芽的机会,否则互联网的未来就太无聊了。题图来自:《少年谢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