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9月22日报道,在经济增长压力与成本管控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在临界点经济转型,承载信息消费主力中国ICT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博弈。随着收入和利润增长放缓,运营商开始将节省预算的触角伸向能源消耗。根据GSMA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球运营商的总收入约为2万亿美元,其中CAPEX为3200亿美元,OPEX为13600亿美元。在OPEX中,能源占15%-50%,约2040亿美元。在中国,三大运营商去年仅在电费上花费了66亿美元。“业务需求和网络扩容的必然性,将进一步增加运营商本已高企的能源支出。”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能源转型服务解决方案总经理彭志辉表示,“只有构建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探索可规模化推广的商业模式,才能有效推动能源的落地和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能源黑洞效应加剧并吞噬运营商的利润能量,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话题,各国政府纷纷立法引导和约束各行各业的节能减排。在我国,能源节能减排也被列为未来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作为ICT产业的龙头,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全球通信行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朱军副局长工信部通信发展司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通信行业能源消耗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不到千分之一。但是,随着通信网络的快速扩张规模,通信行业能源消耗呈ra趋势pid增长,其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的比重及其对全社会的影响也将逐年加大。华为认为,原因有四:一是通信行业节能标准有待完善,节能效果测量技术复杂。二是节能方案分散。现阶段,节能元件是主要关注点。但是,节能组件并不与网络服务挂钩,节能效果往往是1+1<2。第三,运营商网络缺乏统一的能耗管理平台。网络能耗无法实现智能化、可视化、可控化,节能效果无法持续。第四,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级集成商提供端到端的综合节能解决方案。此外,易于推广的新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对节能市场的影响力。随着运营商收入结构从语音向数据转移,增收不增收的现状使运营商的收入和利润压力倍增。然而,以“用户感知”为核心战略的运营商不得不加大网络建设投入。通过扩容支持海量数据业务,能源支出也将进一步增加。“能源的黑洞效应会越来越大,吞噬运营商本已下滑的利润。彭志辉说。数据显示,全球用电量将从2003年的1478??10亿千瓦时增长到2015年的216990亿千瓦时,到2030年将达到301160亿千瓦时,几乎所有的电力都被通信设备、电子设备等ICT产品消耗。彭志辉表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需要统一行业标准,推动技术、商业模式、管理等方面的发展;需要全面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能源消耗。问题:网络能源需要与网络服务进行交互;多方受益的商业模式需要支持运营商节能减排的实施。多维度应对:实现节能KPI量化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就当前通信行业而言,缺乏行之有效的策略已成为推进通信行业节能减排的最大问题。彭志辉表示,节能减排需要从高效元器件、全站节能、网络节能、能源管理等多个层次和维度进行综合。一方面,只有将KPI量化,才能保证节能减排的可持续性。目前,无论是设备厂商的产品设计,还是运营商的集中采购,元器件的节能标准都受到严格控制。但在整个运营商用网络中,组件之间的节能组合并不是等价叠加。“1+1”往往小于2,但未来节能最小的单元是基站。”彭志辉介绍,国内三大运营商合计基站数量超过200万个,能源消费占总能源消费的60%以上。”在网络节能方面,包括通信主设备、空调、电源等耗能设备,网络能源与动态业务之间的联动缺失,以及能源消耗严重浪费。例如,“最节能”的网络能源可以随业务动态供给。此外,节能减排也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来维持减排。通过实时监控、定期分析、日常维护和优化,实现节能减排可视可控,KPI持续保障。基于运营商节能减排的诉求,华为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能源转型服务部。彭志辉告诉记者,华为能源转型服务旨在连接华为内部网络设备、配套设备和能源管理,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定制化、端到端的综合服务。高效、绿色、节能的综合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降低OPEX,减少碳排放,让客户专注于核心业务,提升竞争力。迄今为止,华为已开发出面向咨询、规划、设计、建模和能耗标准的PowerSave工具,面向集成、信息采集和逻辑控制的Power控制器平台,以及站点智能管理系统SIMS(SiteIntelligenceManagementSystem)).)、智能电池监控eBIMS(E-BatteryIntelligenceManagementSystem)系统。“这些工具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8000个站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彭芝芝说道。创新商业模式,促进节能减排。对于运营商而言,成本支出是节能减排战略实施之外的另一大难题。由于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大多数运营商都面临着收入和盈利能力不佳的尴尬,难以支付节能减排的成本。为帮助运营商解决这一困境,华为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希望能够大规模推广IDC网络节能减排。“目前,华为已经进行了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的试点。”据彭志辉介绍,通过新的商业模式与台湾运营商的合作,在帮助其温控转型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改造,基站节能达到30%,大大降低了运维支出,提高了投资回报率。不过,彭志辉坦言,除了商业模式创新,节能减排还需要国家政策的牵引和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