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它共有六层: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而这六层与layer0、layer1、layer2是什么关系呢?话不多说,我们用下图给大家解释清楚!看,这六层分别对应L0、L1、L2。Layer0,又称数据传输层,对应OSI模型的底层,主要涉及区块链与传统网络的结合。Layer1扩容方案,也称为链上扩容,是指在区块链基础协议上实现的扩容方案。Layer2扩容解决方案,也称为链下扩容,是指在不改变区块链底层协议和基本规则的情况下,通过状态通道、侧链等解决方案提高交易处理速度。上图中没有提到的Layer3是指客户端应用层,所以在区块链的逻辑技术中没有提到。在区块链行业,可扩展性、Layer0/1/2/3无疑是一系列被频繁提及的名词。尤其是在以太坊积极融合扩张的当下,Layer2可以说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那么什么是区块链的Layer0、Layer1、Layer2、Layer3,这三层架构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呢?今天,我们就分别来说说这四层。1.四层概览就不多说了,再补一张图。图中从技术底层逻辑到客户应用进行了梳理,并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代表性案例。那我们就分别来看一下每一层的作用。2.Layer0L0是底层,是互联网和硬件连接存在的地方,比特币可以在第一层使用传统网络顺利运行。第0层有几个目的:1)允许区块链相互交互Cosmo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其“TendermintIBC”(区域区块链间通信协议),它创建了一个可互操作的区块链生态系统。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这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如果一个Dapp可以在一个区块链上运行,它也可以自动在其他区块链上运行,而无需投入更多时间和资源在另一条链上构建相同的应用程序,只要它们使用相同的第0条区块链即可。层建成。2)更快、更便宜的交易使用IBC,PoS共识可以实现跨多个链的交易,从而导致几乎瞬间发生的最终确定时间(最终确定=当一个块被批准时,不能回滚并且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这使得跨链交易所的交易更快、更便宜。3)它是开发者的基础设施。由于L0的存在,开发者不需要从头开始构建他们的区块链。许多功能都是预先构建的,可以立即实施。3.Layer1Layer1是在自己的区块链上处理和完成交易的区块链(如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就是共识(PoW、PoS)和所有技术细节(如出块时间和争议解决)的作用所在。第一层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是正在克服的区块链三难困境: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区块链能够同时很好地解决这三个问题。4.Layer2Layer2是与Layer1结合使用的第三方集成。Layer2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可扩展性和每秒交易量(系统吞吐量)。当您听说零知识汇总(zk汇总)、侧链或任何与更快的交易吞吐量相关的事物时,您很可能指的是第2层。5.Layer3第三层是应用层。L3与L2相关,就像L2与L1相关一样。这是我们作为消费者实际与之交互的UI平台。例如,有人认为使用以太坊Layer2,交易吞吐量仍然有限,Gas不够便宜,无法执行以订单簿为中心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所需的交易,因此需要依赖第三层分布.当前在Layer1和Layer2之间使用的跨链通道非常低效且昂贵。因此,将层与层之间以及同一层的组合操作翻译成Layer3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更容易实现。因为定制的Layer3通过Layer2而不是Layer1进行互操作,显然会更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