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速译】科技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台公司,一类是想做平台的公司。平台是那些易于理解但难以定义的想法之一,给监管机构带来了挑战。当监管机构将一家公司视为一个容易成为掠夺性垄断企业的平台时,通常为时已晚,无法采取任何有意义的措施来控制该公司。当任何补救措施实施时,瞬息万变的技术创新世界已经进入下一个阶段,这些解决方案几乎毫无意义。在平台方面要理解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它没有边界。所有科技公司都希望他们的平台成为每个人的一站式商店。比如亚马逊渴望称霸电商领域,新冠疫情让电商更加火爆。这包括物流、实体店、企业/云计算和内容创建/分发。谷歌/Alphabet也有类似的雄心壮志,希望将其核心业务扩展到搜索和定向广告以外的领域,从消费设备到谷歌健康以及许多其他非核心项目。此外,仍在确立主导地位或感到核心业务可能受到威胁的科技公司愿意支付高价收购他们感到受到威胁的公司。例子比比皆是:Facebook收购了instagram和WhatsApp,Google/Alphabet收购了YouTube。就YouTube而言,主要动机是捍卫谷歌在全方位搜索领域的领导地位。YouTube视频库的惊人增长带来了任何搜索服务都需要包含的新内容池,目前尚不清楚谷歌是否会不受限制地访问这些有价值的内容。无一例外的是,平台的边界已经被大大拓展,监管者或者普通大众基本没有关注,甚至没有意识到。鉴于这些超级平台的无国界特性,难怪科技巨头几乎不可能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他们合作的每家公司都有被杀的危险。当前的巨头(苹果、亚马逊、微软、Alphabet和Facebook)与上一代科技垄断企业(如IBM、思科、AT&T和英特尔)有着质的区别。所不同的是,那些垄断确实有明确的界限;扩展平台的努力是半心半意的,而且常常失败。就思科的最终用户计划而言,这包括对FlipVideo和WebEx的收购。前者在一年内被注销,而后者虽然不算失败,但在日益拥挤的领域中微不足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去监管垄断更容易,因为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何时扩展到邻近市场。您可以监管收购另一家公司的航空公司,因为仅通过查看航线和枢纽,您就可以了解竞争对手和/或消费者是否会受到伤害。但是,获取大量用户生成的视频会怎样呢?究竟是谁受到伤害或帮助?那么,鉴于监管行动的缓慢步伐和技术发展的快速步伐,公司如何应对超平台?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可能远离。为此,分析核心技术和专业知识、主要客户、渠道和人才方面可能存在的重叠至关重要。创始人应该深入研究这种重叠分析,展示创业机会众所周知的10倍收益。例如,投资亚马逊网络服务(AWS)生态系统的想法就值得考虑。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在AWS上构建的好处显而易见:即时可扩展性和庞大的客户群。然而,AWS本身使用其165(并且还在增加)独特的计算服务来吸引生态系统中尽可能多的参与者。不难想象,在一个鼓励竞争的监管制度更加健全的环境中,其中许多服务可能是独立的公司。然而,考虑到亚马逊真正需要从其所谓的“核心”云基础设施中提取尽可能多的价值,投资AWS生态系统几乎是不负责任的。为什么所谓的核心?因为核心的概念只不过是对无限或无界市场野心的错误描述。也许避免过早死于超平台手中的最有用方法是寻求需要深厚领域专业知识并针对不同客户群的机会。然而,迟早,每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新进入者都会成为一个或多个超级平台的目标、扼杀或收购。无论哪种情况,只要它建立起足够大的竞争护城河,就应该能够为投资者和企业家带来丰厚的回报。对于成熟的公司来说,超平台带来了不同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超平台扮演了初创公司的角色。以Alphabet的Waymo自动驾驶单元为例。我们如何评价“让每个人都能安全便捷地出行,无人驾驶”的项目?对于成熟的汽车公司和生态系统,只有一种回应:创新。许多汽车公司正在这样做,启动了他们自己的“初创”自动驾驶项目。一个更广泛的教训是,所有行业,无论它们本质上是基于信息的(如金融服务)还是更牢固地植根于现实世界(如农业),都必须接受数字创新的理念,以应对不可避免的攻击超级平台。和制造)。原标题:Arethehyper-platformsgoingtokillyourbusiness?,作者:SalmanUlla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