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电信诈骗服务产业链:换号软件可显示官方号码

时间:2023-03-19 00:17:54 科技观察

信息越来越猖獗,他们冒充国家机关、党政干部、企业高管等具有监管职能的人员,大规模、高频率传播虚假诈骗信息,实施“非接触式”交叉区域犯罪。案情复杂,受害人损失惨重,已成为新的突出犯罪问题。犯罪集团越来越专业化。为了躲避攻击,不法分子经常在A地买卡,在B地打电话,在C地通过虚拟号码转账到D地,在E地骗人。提现等反侦查手段,整个过程作案多区域进行,活动规模大。警方分析显示,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猖獗,一年最多的案件有六七百起,但同期破案率并不高。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法不断更新换代,诈骗目标也在不断变化。近期,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作案手段科技化。犯罪分子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和电汇等现代金融和通信技术实施欺诈并获取赃款。他们在作案过程中不与被害人直接接触,作案更具欺骗性和隐蔽性。特别是近年来,犯罪团伙利用手机卡跨省市漫游异地拨打接听电话,利用短信群发、VOIP电话号码显示、计算机模拟语音提示技术,利用“一号通”和“小灵通”多转业务,利用海外服务器设立诈骗网站,利用多个代理或CDMA无线上网技术维护诈骗网页,给公众辨认和警方打击带来困难。二是作案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侵权对象也在不断扩大。犯罪分子一方面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犯罪经验,另一方面不断革新诈骗内容和作案手法,从冒充党政干部、企业高管的胁迫性诈骗转变为虚构诈骗。“中奖”、“退费退税”等骗局。从诱骗型诈骗,到亲友车祸的对冲型诈骗,再到官员受贿、偏离生活的恐吓型诈骗,花样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例如,最近云南发生了一起针对大学生的电信诈骗案。丽江师专5名学生被骗8044元。犯罪分子自称是丽江市教育局工作人员,称因教改,1985年以后出生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可以退还部分义务教育学费,这些学生需要带上银行卡,拨打XXXX,然后按照ATM机上一位女士的提示,领取国家教育总局发放的义务教育退费款。学生高某某、张某某等5名学生按照对方的提示将钱转到了其他账户。又如,云南部分城市的部分新车购车车主近期接到外地来电。购车退税,告知车主的一些信息和购车信息。在取得车主的信任后,要求车主到ATM机前操作,通过ATM机转账骗取每位车主银行卡上的现金。三是犯罪现场的流动性。为了躲避攻击,不法分子往往采用A处买卡、B处打电话、C处通过虚拟号码转账至D处、E处诈骗人员、F处转账、提款等反侦查手段。在G.,整个作案过程涉及多区域活动,大跨度旅行,作案地点不断变化。往往一个案件的侦查涉及多个省、区、市。在警方侦查的一些案件中,诈骗团伙的电信痕迹显示,两个月内,犯罪分子曾四次穿越京广线。第四,犯罪集团日益专业化。与“11·30”案一样,法人化的犯罪集团越来越多。他们组织严密,分为投资人、经理人、经营者等多个层级,与上级有单线联系。一些诈骗集团还专门成立了办卡小组。若诈骗成功金额较大,则一次性作废所有卡片,重新申请。这种犯罪手段首先从台湾传到福建、广东等地。随着警方打击力度加大,其犯罪窝点逐渐向西部内陆地区蔓延。福建、厦门、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区均存在区域性职业犯罪集团。“侦查难”、“追赃难”,使破案难上加难。由于不法分子对大额资金采取多种转账方式,将一个账户扩大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账户,而且涉案资金大部分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和国家拿出来,导致警方花费大量的警力和时间,往往只能找到一张假的或无关的开户身份证。《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电信诈骗犯罪发生率高,破案率相对较低。一方面,由于电信诈骗犯罪成本低、回报高,此类案件发生率高。目前,一些地区拥有印制“刮刮卡”、销售银行卡、手机卡、群发、代邮、取款等犯罪环节的专业服务产业链,极大地方便了不法分子。在法律层面,电信诈骗罪沿用了传统的诈骗犯罪标准。由于打击难度大,罪犯很少被抓捕、定罪和判刑,也很少被判处重刑。因此,风险低,犯罪“回报”往往是巨额资金,使犯罪分子产生了冒险心理。一方面,由于电信诈骗犯罪本身的一些特点和一些外部因素,有破案中存在“侦查难”、“追赃难”、“追捕难”、“取证难”、“办案难”等问题。由于其跨区域的犯罪性质,大量的协查需要国外公安机关、银行、电信部门的密切配合,多电话转接技术的使用,往往需要跨省多地追查线索,一个城市,只要通信网关不能屏蔽信息,追踪就很难继续。在某案中,警方走遍了上海、湖北五省市、北京。宜靖、河北、云南要几万元。整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一旦出了差错,之前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追赃困难——由于不法分子对大量资金采用多种转账方式,将一个账户扩大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账户,而且涉案资金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以外的地区和国家提取的,导致警方花费大量警力和时间后,往往只能查出一张假的或无关的开户身份证。这不仅带来沉重的人员和经费负担,还会延误侦查工作的进度,导致部分信息因时间过长无法获取,影响取证和侦破工作。如洁女士的案子,是云南警方通过公安部到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才查到的。同时,由于不法分子在得手后通过多次转账快速转账、提款,赃款追回难度较大。追捕难——近年来,此类犯罪由原主犯直接实施,并聘用、招收懂某地方言的骨干和小马。经过“突击训练”后,他们联合行动,部分主犯甚至在大陆境外远程行动。远程指挥,难以抓捕归案。换号软件在终端显示正式号码在VOIP网络电话管理方面,虽然我国电信法规明确规定运营商之间的数据交换必须与来电显示,但相关部门监管不力,这已经导致部分经营者放纵不法分子。虚拟号码随意设置在网关上,采用显示号码的诈骗方式,具有很强的欺骗性。普通人稍有疏忽,就会掉入陷阱。《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在全国多起电信诈骗案件中,部分机构的正常业务经常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也给各地警方办案带来很大困难。最明显的是,不少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换号软件,在终端上显示公安机关等官方号码。例如,在杰女士的案例中,杰女士之所以查询“南通市公安局”的号码,与她收到的电话号码是一致的。事实上,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是换号软件。据记者了解,在VOIP网络电话管理方面,虽然我国电信法规明确规定运营商之间的数据交换必须伴随来电显示,但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导致部分运营商放纵不法分子随意设置在网关上。虚拟号码是一种非常具有欺骗性的任意显示号码诈骗手段,普通人稍有不慎就会掉入陷阱。目前,同号和VOIP网络电话已成为不法分子发布虚假信息的主要渠道。另外,一些换号软件5000多块就能轻松买到,而且是正规公司开发的正版软件。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独立运作,每家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系统,数据资源都集中在总行。对于公安机关急需的信息,需要逐级上报查询,而银行卡犯罪多为跨行跨省(取款),关系错综复杂,如按手续办理等。环节多、周期长、效率低,使案件错过了侦查取证的黄金时间。部分商业银行误认为存款人是受害人,与自身没有直接联系,不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不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侦办案件,延误战机,导致犯罪分子难以发现活动和收集线索和证据。挤破艰难的“三难”局面。此外,部分银行设施老化、监控异常、监控图像不清晰等,导致在调查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数据信息无法发挥或失去实际价值。.此外,不少银行为了完成业务量,对银行卡办理管理极不规范,存在使用假身份证开户、用他人身份证开户、使用单一身份证开户等现象。账目反复十分突出。例如,一些银行为了增加业务量,委托外部公司代办业务。申请储蓄卡只需要身份证复印件,不需要身份证原件。副本可以在人才市场等地方轻松获得;外面甚至还有公开销售。比如,有的学生搞到一套工农建设银行的卡,以二三百元的价格卖给别人。在警方侦破的一些案件中,被没收的银行卡多达400张。警方在侦办案件时,通常会先追查银行账号,但很多都是无效账号,往往会导致线索中断。法律界人士认为,要从根本上遏制电信诈骗犯罪,仅靠公安机关“单打独斗”、事后干预和打击显然是不够的。他们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一是要加强警示宣传力度。韩国和台湾在这方面有一些经验。这些地方也经历了电信诈骗的高发期。主要经验是依托社会各界开展公益宣传,普及预防知识。除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外,还应依托单位、学校、社区等开展宣传活动,在机场、车站、码头、金融网点等场所开展宣传活动。还应当在显着位置设置公安机关确定的长效警示语。同时,移动通信部门可以定时发送警示短信。二是逐步完善和落实金融和通信行业监管法律法规。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管理规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政府带头加强对这些行业的监管,明确其义务和法律责任,对违规者坚决查处。电信诈骗的十二种常见手法1.话费欠费。冒充手机服务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告知话费欠费,谎称受害人身份信息可能被冒用绑定登记欠费电话,并声称可以帮助受害人联系报告。这就是欺骗的开始。2、透支消费型通过手机短信调用手机用户的银行卡在某地消费数元。用户回电后,假冒银行和公安局谎称银行卡可能被盗用。3.通知退税类冒充税务局、邮局、银行等部门工作人员,谎称开展退税、多收退税活动。4、虚假中奖型以公司庆典或新品促销抽奖为由,通知受害人中了大奖。5、低价购物不法分子发送销售二手车等虚假信息,要求买家支付押金、运费等费用。6.捏造事故类型,冒充医生或警察的名义,谎称被骗亲属因车祸生病或住院,甚至被绑架,骗其汇款至指定账户实施诈骗.7、发布账号群短信,发送大量“请直接将钱存入某银行账户”等内容。8、直通型彩票谎称可以提供准确的中奖信息或内部信息,只需汇款至指定账户即可。9.向熟人借钱。通过网络通话或QQ聊天,冒充熟人向被害人借钱,随意显示号码。10.骗取电话费。拨打“一环”电话,一旦回拨,将产生高昂的通话费用。11.冒充领导。冒充领导、秘书或科室工作人员等,致电基层单位负责人,以销售图书、纪念币、挪用公款为由,要求受骗单位缴纳订阅费、配套费、办理手续等。12、招聘信息类型要求受害人到指定酒店面试,以招聘“公关先生”、“特约小姐”为幌子,要求高工资。然后他们声称将一定数额的培训、服装等费用汇到指定账户后就可以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