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觉醒,引起市场大震动。
国庆节前夕,腾讯宣布启动战略升级和结构调整。
按照腾讯历来低调的基调,此次调整应该已经部署了一段时间。
根据腾讯内部员工反馈,腾讯内部沟通工具企业微信的人员结构信息进行了调整,两名新的BG人员已经部署。
从这个角度来看,腾讯对于这次升级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有决心、有速度。
云是本次升级的重点。
此前,国内其他云厂商由于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
今年以来,腾讯云每个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均超过%,并且持续保持。
国际经验表明,云市场与先进后出关系不大,优秀的实力才是重中之重。
腾讯云凭借其在金融和C2B方面的经验,很可能会像微信支付一样,引领国内云行业走上高速路。
随后,微软向腾讯提供了样本。
腾讯强调,这是为了凸显聚焦和融合效应。
确实,腾讯此前拥有相对优质的“To B”资产,但一直比较分散、封闭。
这种寻求变革的主动性可能会激发大公司的优势。
微软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2017年,微软董事会宣布纳德拉将接替鲍尔默担任首席执行官。
2016年,纳德拉向公司全体员工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重申了微软“移动优先、云优先”的战略。
就在今年3月,微软宣布重组计划,组建两个新部门,分别是“体验与设备”事业群和“云与AI”事业群。
通过结构调整,微软Azure与亚马逊AWS的差距缩小,增长率高达%。
无论是微软还是腾讯,两家公司都有着相同的特点。
微软在个人PC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腾讯在社交、内容等个人业务上也蓬勃发展。
微软的云服务起步比亚马逊慢,但重组后的成绩却惊人,让亚马逊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这一点与腾讯类似。
新成立的云与智慧行业事业群,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防、LBS等行业解决方案。
最重要的是,这家公司知道To B业务的一个秘诀:专心做大事。
腾讯在云服务上的最后一站可能是阿里云等竞争对手。
腾讯金融云优势明显,或将成为突破重点。
背靠腾讯多年来的技术能力,腾讯云也在多个垂直行业建立了自己的壁垒,这将大大提高腾讯在互联网下半场的起点。
据了解,截至目前,腾讯云在出行、娱乐、资讯、生活服务、物流、智能设备、企业服务等互联网垂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在近期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公有云应用现状调查中,腾讯云在电子商务和信息社交两个细分市场中排名第一。
安全是云服务的首要任务。
腾讯云已将其AI引擎应用于天域智能风控、云镜像主机安全、网站管理员WAF和CC攻击人机识别等领域。
安全与金融天生契合,因此也受到金融客户的高度重视。
据了解,目前已有30多家金融客户选择了腾讯云,合作客户包括多家银行、40多家保险公司、20多家证券公司、数千家互联网金融公司。
其中,国有大中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均与腾讯云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在金融反欺诈领域帮助大量金融机构提升风控能力。
数据显示,腾讯云天反欺诈已发现恶意互联网金融行为超过4000万起,挽回损失超过1000亿元。
腾讯凭借服务消费者的经验,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这是腾讯一直强调的C2B服务形式。
尤其是在金融等影响力大、话语权高的行业,可能会成为腾讯云的一大优势。
突破之路。
云服务目前在未来有着巨大的潜力。
腾讯云此举或许与微信支付一样,通过红包、线下支付等不断塑造高频场景,推动和引领整个行业和行业的发展。
最新消息显示,国庆期间腾讯高管也没闲着,斥资1万元回购公司股票标的。
这是腾讯连续第18天,涉及总额6.5亿元的财务回购。
这表明腾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