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不仅仅是管理项目,而是与从内部团队到外包合作伙伴的利益相关者的协作。事实上,项目管理是一个更复杂的领域,因为不同国家的外部各方可能需要访问企业数据、流程和团队。在外包数字产品开发项目方面,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缺乏可信度和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直接导致参与失败,最终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低于标准。如果您的外包合作伙伴没有按预期实施,问题可能出在您这边。以下是项目经理在与产品开发合作伙伴合作时有意或无意地犯的一些错误。错误1:没有更好地分离项目职责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职能是战略性地确定项目范围,然后管理生命周期以实现无缝产品交付。然而,大多数产品经理在开发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例如将工作委托给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团队,其工作范围可能不明确或重叠。随着对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项目管理应保持设定长期和短期目标的传统方法,同时在各个层面获得灵活性。因此,在监控鸟瞰图的同时为每个团队设定里程碑、截止日期和策略是管理者应该着手的事情。一刀切的方法不再适用。鉴于可用的数字解决方案过多,按需定制是所有产品的基本期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无论开发项目多么小,管理者都必须对其进行细化。通过将项目开发任务划分为不同数量的微型项目,可以更轻松地委派和跟踪进度。您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需要更多关注的区域。由于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必须为每个项目规划和设计新的细分策略。大多数产品经理都试图为每个项目采用相同的模板,所以你最终会制造更多的问题。事实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讨论目标特性上,而不是问题上。如果没有监督和管理,就会造成不一致,责任不明确。理想情况下,产品经理在制定细分策略时必须征得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同意。因此,应根据每个人的反馈生成包含工作量估算(功能和开发时间)的总体路线图。最重要的是,路线图生成活动必须涉及高级技术资源。大多数具有技术经验的项目经理都比其他人有优势,这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技术角度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差距并提前纠正它们。误区二:只寻找本地产品开发人员除了简化流程,数字化还意味着完善离岸业务模型。与十年前物联网产品开发公司仅将选择性工作外包给不同地区不同,如今将端到端流程外包很容易。尽管外包已经存在了十多年,但改变的只是供应商的地理距离。以前,产品设计和工程等关键任务外包给附近的供应商,供应商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会议进行沟通。如今,产品团队的不同成员可以在任何地方协同工作。2020年,不少企业和机构成功实施远程办公,推动重点业务落地。不受地域限制的成功外包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可以远程访问大量资源,但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利用这个机会。尽管拥有如此支持产品开发的基础设施,产品所有者仍然坚持与附近的本地供应商合作。通过Facebook和LinkedIn等社交平台上的各种社区网络,产品所有者可以访问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资源。同样,有专门的平台可以帮助轻松启动技术开发项目。例如,Ioterra是一个平台,供企业主和供应商参与开发需要高科技人才的项目,如物联网、人工智能或区块链。该平台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非常成功的物联网专业人士和服务提供商社区,以连接跨学科的企业。该平台借鉴了这一经验,将其服务扩展到更多技术领域。这个想法是为工程师、设计师、原型设计专家以及商业顾问创建一个全面的专业网络。错误3:不评估可信度企业并不缺乏供应商来竞标他们的项目。然而,选择合适的产品开发服务提供商并不容易。事实上,当每个人都在为一个机会竭尽全力时,产品经理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扫描标书。外包时,需要通过标书等工具对申请者(供应商)的可信度进行核查。您可以从了解您的供应商开始。阅读他们的白皮书、案例研究和博客以吸收他们的知识库。更好的方法是让他们参与低层次的设计提案讨论。低级设计是对解决方案架构的组件级理解,并提供对技术合作伙伴专业知识的洞察力。还要审查他们的工作量估算技能、资源管理以及在项目上招聘和部署资源的实用方法。产品经理还需要调查申请人在原型制作、业务战略开发和多学科工程(例如物联网产品)方面的经验和方法。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物联网系统环境由多个组件组成。它需要跨许多开发工具和框架的专业知识来构建强大的解决方案。因此,与其将项目外包给不理想的科技公司,还不如推迟项目的实施。结束语技术合作伙伴是企业的重要支柱。如果使用得当,它们可以确保最终解决企业的问题。展望未来,企业绝不能低估按需获取技能组合的价值。产品经理是追求及时和高质量输出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比仅仅管理资源具有更大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