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建设的铺开,“数字化转型”这个词似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种展会和论坛上的讨论也如火如荼。看来,某家企业不搞5G应用,不谈“数字化转型”,就是一个衣冠不整的泥腿子,这个数字时代注定要被淘汰。那么,数字化转型到底是什么?近几十年来,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事物都可以转化为数据。这些数据只用两个数字来表示,即0和1,所以也叫数字化。这些数字化的内容很容易被加工、复制和传播,并且可以在其他时空准确地再现。改变了每个人生活的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世界。每个人使用的多种不同应用程序的背后,是数字世界中自己的多个化身。我们用打车场景来解释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原版的打车流程是这样的:你站在路边看着车流焦急地等待,你哥开着空车在路边急切地寻找,然后你轻轻挥手,然后车子缓缓停在你身边。这是很关键的默契。一言不发就到了一家商家,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确认目的地和路线。打车软件出现后,这一切都变了。你不再需要在路边等候,只需要允许获取你的位置,填写目的地后,你很快就会得到接单司机的反馈,他现在在哪里,离你有多远、车型、车牌等信息一目了然。你手里的资料已经够多了,自然不会慌张,只等车来了,二话不说上车就走。后来,这一切有了新的玩法。上下班路上,农民工可以通过APP找几个路人,带他们分点油钱。这是免费乘车,比直接打车便宜多了。从以上场景可以看出,简单地将打车流程搬到线上,就相当于在数字世界里招手叫车。司机看到你的订单,接受订单的动作就是确认交易。但是这件事情的本质还是类似于在路边招手叫出租车,所以只能说是信息化或者数字化转型,不能说是“转型”。然而,顺丰就完全不同了。老板不是专业的出租车司机,也不以此为生。因此,他们无法像传统的出租车司机那样四处寻找乘客。他们只能依靠数字平台并发布他们的通勤轨迹,然后系统算法匹配了你的路线,才促成了这次合作。这种新的商业模式业务只建立在数字世界中,因此可以称为“数字化转型”。现在我们可以看一下数字化转型的定义:“数字化转型是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升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触及公司核心业务,旨在打造全新商业模式的高层次转型。”也就是说,简单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比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不能称之为数字化转型。它必须达到触及公司核心业务、引起结构更新、创造新商业模式的水平。可以称之为“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化转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里所说的“数字化”,不仅仅是把业务流程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深入开展。以及企业所有业务场景的全面数字化,深度到什么程度?要实现数字内容和现实完全一样,就像虚拟孪生一样。当数字化到了这个层次,就叫“DigitalTwin”。DigitalTwin,又称数字孪生、数字镜像,就是在一个设备或系统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克隆”的数字版本。也许你会说,这不就是设计图吗在电脑上?用CAD可以吗?其实不行。数字孪生和设计图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它是对物理对象的动态模拟(姑且称之为“本体”)。换句话说,数字双胞胎l“移动”。例如,我们为工厂车间的数控机床创建了数字孪生体。本体的所有任务、状态和数据都会通过各种传感器进行采集,最终同步到数字孪生体中。反之,任何对系统上数字孪生体的操作指令,也会通过网络传递给本体,两者实时/准实时同步。通过数字孪生,为现实中的每个流程、每个设备创建一个动态同步的数字克隆,这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让我们谈谈“网络”。据说互联网已经普及很久了。目前,所有企业都联网了,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孤岛的状态还没有深度连接,中间的很多信息还是需要人去分析、传递、制作。所以,这里所说的联网也指的是深度联网。不仅要把企业内部所有的数字孪生,以及背后的人、物、设备都连接起来,还要打破企业内部组织的壁垒,让上下游产业链能够也被连接。5G在组网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生产中的各种图像、视频、操作数据非常复杂。需要利用5G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海量连接等特点,及时传输和分发数据,实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同步。通过组网,将企业自身的所有数字孪生体,以及客户、供应商等上下游产业的数字孪生体连接起来,相当于在数字世界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虚拟系统。只要输入合适的启动数据,这个由数字孪生组成的网络就会像真实的组织一样自主运行,根据目标不断优化自身,并将优化结果投射到背后的实体。在这个层面上,就要考虑“智能”了。智能化背后的含义是无人化。通过之前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系统控制数字世界中的一切,随时同步发送指令到物理设备执行。这些工作系统和机器都可以独立完成,不再需要人。想象一下,在一个工厂里,流水线上的各种机械臂有条不紊地工作着,AGV小车穿梭自如,送料、取件、入库动作熟练。系统还可以自动为供应商下订单,并自主为客户配送货品。人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系统的设计、运维。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化转型绝不是简单的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的确,正如它的定义所说,它触及了公司的核心业务,可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并且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数字化转型后,数字世界的大脑:算法往往控制着一切,包括人的数字孪生体。而且,算法还可以通过人的数字孪生,将自己的意志投射到我们每个人身上。比如大数据杀熟悉度,就是通过算法对每个人的数字孪生体(用户画像)进行优化。每个人的APP界面都不一样,展示你最想买的东西,标注你能接受的最高价格。.甚至公司本身的员工也被算法困住了。例如,在各种外卖平台上,骑手只是数字世界中信息传递的一端,订单、路线、时长等都已经安排得一清二楚。人,归根结底,还是被算法这样的工具所支配。最后我想说的是,技术本身是没有倾向性的。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一定是企业利益最大化。至于消费者的利益能否不受损害,那是另一个更复杂、更棘手的问题。问题。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这些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