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现在的桥都会做仰卧起坐了!中国首座3D打印桥亮相上海

时间:2023-03-18 09:53:30 科技观察

现在大桥会做仰卧起坐!中国首座3D打印桥梁上海亮相你能想象这是一座桥吗?△图源BLUAArchitects每当行人经过时,它就做仰卧起坐展开桥面:可同时搭载20人,但重量却只有850公斤,不到重量的万分之一普通的石桥。△图源BLUAArchitects而这座桥的所有材料都是通过3D打印完成的!世界上第一座3D可伸缩打印桥这是世界上第一座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可伸缩景观人行天桥。名为“万年轮”,位于上海市:△创新带1号交运智慧湾科技园大桥长9.34米,宽1.5米,高1.1米。整体结构如下:△大桥中轴视图,立面9块伸缩板构成桥身,36块三角板构成桥侧扶手,17块四边形板构成桥的前后两侧。那么“万年轮”为什么可以反复做仰卧起坐呢?因为这座桥的打印材料是聚碳酸酯和玻璃纤维混合的PC复合材料:聚碳酸酯的比重比钢轻,但抗压能力不弱,而玻璃纤维则有极佳的抗拉性。两者混在一起,难怪“万年轮”的身材如此柔软。聚碳酸酯也是一种环保材料,即使经过多年的磨损也可以回收利用,不会污染环境。而打印设备也不一般——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龙门式6轴混合制造机:该设备采用热熔FDM打印工艺,仅需3天即可打印出所有所需材料。:仔细看,连3mm的印刷层纹理都清晰可见:另外,桥上安装了自动重力预警系统,超过承载能力20人就会报警。桥的开启状态可以通过手机蓝牙控制。按下按钮,只需一分钟,你就可以看到这座桥在你面前缓缓展开。设计灵感来源于国画大师。这座桥的设计团队来自于BLUAArchitects的两位建筑工程师朱慧然和陈海飚。他们说,桥面的设计灵感来自齐白石和吴昌硕两位国画大师的作品。△桥面设计理念与算法生成他们通过非线性算法将两幅画数字化为流线型,最后以3D打印的形式呈现。这种设计首先增加了人行走的摩擦稳定性,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最终效果犹如旧画重生,充满独特的设计美感。这种设计感也体现在夜晚,当桥边扶手上的LED灯亮起时:对于这个可伸缩的桥,有人说:有网友觉得这个伸缩过程有点像bug,而且san值相当低:对于这座3D打印桥梁的实用性仍有疑问:而建筑设计团队表示,过去几年建筑行业通过3D打印实现的绝大多数案例仅用于示范用途。3D打印工程应用能否不再作为静态展示,而是更具交互性和功能性?作为本案探索的起点,我们希望尝试智能建造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