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3G网络压力加大,WLAN运营卡住一种方式是为用户提供更适合用户需求的WLAN服务;一种是通过提供免费的无线上网服务,聚集大规模的用户群体,然后为用户提供有吸引力的增值服务来获取收入。在1月4日召开的中国移动2012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强调,2012年要重点抓好WLAN建设和运营工作,将WLAN建设、维护、运营和业务发展纳入工作重点。日常工作制度。这表明,随着3G业务逐步规模化,TD-SCDMA网络承载压力不断加大,中国移动需要利用WLAN分流数据流量,减轻网络压力。WLAN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3G网络分布方案。与TD-SCDMA网络相比,WLAN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分布效果也非常明显,但WLAN缺乏像TD-SCDMA网络本身那样清晰的盈利模式。中国移动的WLAN网络在运营上还不够成熟。如果运营问题解决不好,WLAN的建设就很难成功。WLAN“大跃进”对比两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移动的WLAN热点增长迅猛。2010年底,中国移动建成约12万个WLAN服务热点。半年后,根据中国移动201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移动在全国建设的WLAN接入点超过100万个。.原定于2013年完成的任务提前完成,一年内增加了七倍多。用“大跃进”来形容也不为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没有iPhone等明星终端的情况下,依靠WLAN吸引高端用户成为中国移动的新选择。由于TD-SCDMA网络本身在标准方面还不够成熟,中国移动的3G用户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增长。而在新增3G用户方面,中国移动也正在被竞争对手超越。同时,在高端用户市场,面临联通iPhone等明星终端的竞争。危机之下,中国移动只能另辟蹊径,开辟新的战场。根据中国移动公告,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无线上网流量达到2173亿兆,同比增长58%,其中移动数据流量1123亿兆,WLAN数据流量是1050亿兆字节。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WLAN确实起到了数据分发的作用,但是流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收益。根据北京移动公布的WLAN业务收费标准,标准资费套餐为0.05元/分钟(3元/小时),不使用不收费,每月最高收费500元。40G流量封顶后,当月自动停止WLAN上网功能。如果是包月套餐,收费标准为30元/月15小时;40小时50元/月;200小时100元/月。超过限额后按WLAN标准资费计费,每月最高收费500元。40G流量封顶后,当月自动停止WLAN上网功能。这样的资费标准确实对用户有吸引力,但实际执行起来却大相径庭。目前,中国移动在WLAN业务的推广上主要采用免费模式。例如,为了吸引用户使用WLAN业务,北京移动实施了免费WLAN体验包活动。活动时间为2010年8月5日至2011年12月31日,中间相隔一年多。在此期间,用户每月可免费体验20小时WLAN服务时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采用了类似的免费策略。以免费模式运营WLAN显然不能为电信运营商带来直接收入。事实上,这种情况也存在于TD-SCDMA业务中。流量的增加不会增加收入。相反,3G网络建设和优化的大规模投入导致其ARPU值大幅下降。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在2011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也表达了这个意思:“数据流量的爆发式增长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近年来,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带动了流量业务的快速发展,例如中国移动的数据流量连续几年保持了150%以上的环比高速增长,流量爆发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的同时,也让运营商面临体量和收入不同步的问题,给网络投资带来了巨大压力。”电信运营商为缓解压力,降低WLAN建设成本,在采购时更青睐价格低廉的中小设备商,设备质量相对较低,导致WLAN业务下滑。体验,部分用户反映使用WLAN套餐时信号不稳定,长时间无法上网,在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和提升网络业务收入之间,电信运营商陷入了某种恶性循环中国移动也不例外,其实在战略层面上,中国移动还是以TD-SCDMA网络建设为主,WLAN只是辅助手段,这种定位也体现在一系列环节的运营上包括设备采购,导致无法有效发挥WLAN的作用,即使建设了大规模的WLAN热点,能否实现还是存疑可以很好的运作。借鉴国外电信运营商在WLAN业务上的运营经验,实现WLAN运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将有助于中国移动走出WLAN运营的困境。运营模式多样化在国外,无论是BT(英国电信)还是T-Mobile,在为用户提供WLAN服务时都采用了更加灵活的计费方式。例如,BT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设计了不同的计费方式,如Wi-Fi偶尔用户、初级用户、国内漫游较多的用户、国际漫游较多的用户、偶尔出差但上网较多的用户等。需要。在WLAN计费方面,T-Mobile包括定时计费、包日包月、包月包月、合约包月、充值卡等多种计费方式。更加多样化的套餐满足了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而我国电信运营商对WLAN业务的计费仍然非常简单,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为了降低WLAN的运营成本,一些电信运营商选择与赞助商合作,为用户提供限时免费的WLAN服务。用户在使用这些服务前需要浏览赞助商的广告。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政府采购建设Wi-Fi热点,为用户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将Wi-Fi作为公共设施使用。这种模式在中国也有实践,但尚未形成规模。如果未来中国推出自己的宽带战略,不排除政府会投入更多资金建设公共无线网络。那么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应该如何运营WLAN呢?中国移动的WLAN建设计划与其无线城市战略密不可分。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建设覆盖出行、信息查询、公用事业缴费、电影票预订等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提供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接入和信息服务,帮助市民获得更便捷、更安全、更顺畅的生活经验。WLAN提供的无线接入服务是中国移动无线城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移动的WLAN运营是有目标和前景的。但是,这个计划成功的关键在于信息服务,即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增值服务。只要能为市民提供有价值的增值应用,向用户收费未必不可行。比如中国移动独创的无线音乐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增值业务。因此,在WLAN运营方面,中国移动有两种选择:一是采用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计费方式,为用户提供更适合其需求的WLAN服务;另一种是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无线上网业务,聚集大规模的用户群,进而为用户提供有吸引力的增值服务,从而获得收益。在中国,免费模式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但是,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是数据服务和流量管理,这也是中国移动目前的软肋。在WLAN运营方面,中国移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