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6月15日报道,基站建设难度一直是三大运营商头疼的问题:首先,他们被物业狮子要求,成本不高,选址在菲律宾;基站在建设过程中甚至建成后,居民“反感”要求拆除;基站未能完工导致网络覆盖不佳、手机信号不佳,用户投诉不断。运营商由此陷入“死循环”,成为无解的难题。中国铁塔公司成立后,承担了为运营商建设基站的任务。自然无法回避这个问题。现在来看,遇到基站建设困难,铁塔公司很难“打铁”。在一些铁塔公司内部人士看来,将基站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每个月都要拆除基站。今年4月底,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邮政大楼移动通信基站因线缆被砍掉。三大运营商的手机用户信号变得非常微弱。根据中国铁塔中山分公司与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布的公告,自2014年11月以来,部分村民多次投诉,强烈要求关闭基站。但村民们仍然强烈要求基站关停搬迁。同时,由于村民封锁了铁塔公司,周边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基站建设地点。无独有偶,今年6月初,安徽合肥某居民区附近一栋楼顶的基站引起居民不满,被要求限期拆除。“全国都是这样,有的基站没建好就封了,有的基站建好后就拆了。”上海铁塔集团何鑫(化名)说。区域基站建设。何欣告诉《IT时报》记者,今年以来,他负责的区域建设了36个基站,但有7个基站在建设过程中被封锁甚至拆除。“一个基站已经拆了,还有两个不能建,四个基站就要拆了。”被拆除的基站原本建在一个大社区的楼顶,居民知道后投诉个不停,“居委会、商委都受不了了”。迫于压力,进行了表决,拆除了基站。”何欣遇到的是一个普遍现象,据记者了解,在上海,每个月都有基站被堵、被拆的现象,“每个月至少会发生一两起这样的事情。”另一位知情人张先生说。上海铁塔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腰部不够结实,在遇到用户投诉时,基站的建设基本都会被黄掉,这让铁塔人感到“很无能为力”。“居民阻挠建设基站基本上有两种方式:民间和军方。民间的方式是向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经信委、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和媒体投诉,军法就是到工地来,阻止。”据上述铁塔公司内部人士介绍,无论是文学手段还是军事手段,施工方都无力招架。“接到用户投诉后,相关部门会检查我们建设的基站是否提前申报,申报手续是否齐全,如果不齐全,基站肯定不会建设。即使手续办好了都完工了,最后还是得拆。”核心是用户非常害怕基站辐射,所以当居民看到附近有基站时,就会要求拆除。上海市辐射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朱崇德此前介绍了基站的辐射知识。电磁辐射国家标准为12伏/米。考虑到广播通信传输的诸多需求,每个基站的辐射标准仅为5.4伏/米。地方法规比国家标准更严格。事实上,基站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检测。如果不符合标准,则根本无法运行。“但是,很多基站还没建成就‘夭折’了,我们跟用户解释了很多,但效果并不明显。”何欣说道。用户“抵制”基站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碍风水”。“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有些村民一开门就不想看到基站,哪怕挪远一点。也有企业主,即使基站不在他的厂里区,近了就不好了。”张先生说。期待政策支持光纤网络建设遇到了与基站建设同样困难的局面。但随着政府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光纤网络建设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发布公告《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公布了光纤到户建设、地下通信管道等通信设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建住宅区和居民楼的配电管网、电信机房、设备机房。必须与居住区、居民楼同时施工验收。也就是说,如果通讯设施验收不合格,开发商就无法取得销售许可。中国许多省市也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光纤网络建设,特别是新建小区的覆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现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面临困难,希望能像光纤网络一样得到有效的政策支持。”张先生举例说,政府在规划阶段就考虑到了无线建设。“据我了解,在河南、吉林等地,基站建设已经列入政府规划。我们也向当地政府反映了移动基站建设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这是目前还在调查阶段,希望尽快有相应的回应,政策措施已经出台。曙光已现,6月初,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支持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发展的通知》,强调进一步开放公共资源,强化要素保障,提高审批效率,形成推进移动互联网建设的强大合力通信基站基站难建为何“提速”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级政府都在推动网络提速,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支撑。需要说明的是,提速的不仅是有线宽带,还有无线宽带,而且现在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上网,如果基站建不起来,到处都是网络盲区,手机上网手机没信号更别说上网了,网速怎么提高,一直存在的现象就是遇到投诉基站f的时候在外界看来,无论是运营商还是铁塔公司,最终都低头了。基站的建设就像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运营商和铁塔公司是“老鼠”,居民是“猫”。运营商小心翼翼甚至偷偷建设基站,生怕被“猫”发现,因为一旦被发现就完了。在世界范围内,因移动基站建设引发的权益冲突屡见不鲜,但国内的“猫鼠游戏”并不多见。因为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调整机制。在我国,《电信法》还没有出台,只有一个《电信条例》,法律级别太低了。例如,《电信条例》中规定,基础电信业务允许在民用建筑上附加电信线路或设置小型天线、移动通信基站等公共电信设施。不过按照《物权法》的规定,楼顶是属于业主的。一旦业主不同意,基站就很难建起来。该怎么办?只能拆除。例如,由于市政搬迁或外租土地,基站也可能在某个区域被拆除。期待《电信法》的出台,明确通信基站的公共设施属性,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向相关权利人支付场地费,但对方不得无故拒绝。同时,还需要确保基站项目与城市规划中的其他配套项目同步实施。只有解决法律法规层面的障碍,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基站规划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