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中国铁塔公司:电信行业具有中国特色的

时间:2023-03-16 16:31:12 科技观察

垄断是中国国有电信运营商的原罪,监管者打破垄断的方式往往带有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特征。中国铁塔公司是“中国特色”的典型产物:为了加强市场竞争,使用特殊的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是一种讽刺。自上世纪90年代原中国电信拆分为固话和手机两大业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分拆后,国内电信市场进入了垄断竞争时代。后来,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合并,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足鼎立的局面。早期,中国移动在无线通信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但在3G时代,中国移动由于标准劣势而进展缓慢。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趁机快速追赶,缩小与龙头的差距。三巨头的竞争也带动了国内3G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资费大幅降低,消费者得到了不小的实惠。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4G技术开始取代3G网络,市场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和互联网企业对大幅降低流量资费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给政府管理部门带来了新的压力。运营一个通信网络需要大量的成本,其中最主要的成本就是无线基站的建设和维护。通讯设备的费用还可以,但比较麻烦的是土地的购买或租赁、基础电力、光缆工程的建设。覆盖相同区域所需的基站越少,运营商的成本就越低,建网速度也就越快。本来,提高基站有效覆盖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较低的通信频段。目前4G网络分配的频段在2000MHZ左右,而最理想的频段是过去模拟电视网络占据的700MHZ位置。目前很少有人使用模拟电视信号,这部分无线电资源应该放弃,建设电信网络。但广电部门和企业怕自身利益受到影响,长期以来一直不愿放弃这块大蛋糕,宁愿让它闲置。工信部架不住广电的大腿,不得不将覆盖效率低、性能相对较差的高频频段分配给运营商,这大大增加了电信网络建设的难度。优质无线资源用不上,如何降低建网成本?最终,工信部来了个大招:基站共享!三大运营商本来自己建网,现在政府要求他们合作,共建基站。过去,一个基站要么属于中国移动,要么属于中国联通,要么属于中国电信。同一地区的三个公司通常建设三个基站。现在每个基站配备一套通用设备同时服务于三大公司,节省了一半以上的土地和基础设施成本。谁来管理合作基站?答案是再成立一家国有铁塔公司,接受三大运营商现有的基站资源。以后我们不再自己建,而是向这家铁塔公司租用。铁塔企业利用租赁费和政府补贴建设基础网络,最大程度地加快扩容和降低成本。不得不说,这个政策真的很棒:电信行业是天然垄断行业,多家企业之间的竞争确实会降低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现在政府单单防止了无效竞争,还可以平衡几家企业的力量,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加强竞争。可谓一箭双雕。如果是民营企业,当然没有人会听这个政策。谁会把他们辛辛苦苦建设的基站交出来,以后还要租?但是中国的所有运营商都是国有的,政府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你怎么敢不服从?由于广电部门垄断优质频谱,电信行业无法选择最佳策略;但由于电信企业必须听工信部的,所以在民营经济为主的国家无法实施的“铁塔公司”等政策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实施。绝妙的讽刺。三大运营商中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对这一政策的支持力度更大。他们钱少,基站少,在建网方面很难比得上中国移动。搬家的态度自是很矛盾,但抵制也无可厚非,反正我也没有反对的权利。电信受益最大,因为电信在3G时代分配的频谱更好,建了几个基站,覆盖也很好;4G牌照发放后,电信分配的频谱没有优势,实现了3G网络的覆盖。我们需要建设更多站点,不像中国联通移动有那么多现有基站可以使用。现在大家都改成租赁了,起跑线拉平了,电信省了很多开支。对于市场来说,铁塔公司的成立自然是一件好事。运营商竞争加剧,成本降低,最终体现在资费的降低和服务的提升。而且基站密度小,公众对基站辐射的担忧和相关纠纷也能大大减少。总之,中国铁塔的这一政策值得称赞。近日,工信部召开会议,要求运营商限期将自有基站资源交给铁塔公司,不得拖延,不得变相阻挠。随着资源转移的完成,中国铁塔公司也将开始代替三大运营商承担基础电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任务。希望这一政策的效果能够尽快体现在终端资费和信号覆盖上,让消费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因为中国特色的公民无法使用优质频段,至少应该享受一些中国特色的政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