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真正落地仍需历经重重关卡

时间:2024-05-22 19:40:39 科技赋能

在不久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嘉宾们围绕“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未来”话题集思广益,勾勒出一幅精彩的图画。

蓝图。

让观众“脑洞大开”。

不过,嘉宾们也提醒,一款外观漂亮的智能终端要“飞进寻常百姓家”,还需要克服几个障碍:沉浸式VR眼镜、可调节温度的衣服、随时监测身体指数的项链等。

时间……不,在遥远的未来,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会进入你的生活呢?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未来”主题进行集思广益,勾勒出可穿戴设备的美好未来。

蓝图让观众“开脑洞”。

不过,嘉宾们也提醒,漂亮的智能终端要“飞进寻常百姓家”,还需要克服几个障碍。

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除了眼镜、手表、手环等传统可穿戴设备外,服装、鞋子、背包等品类也纷纷涌入这一领域。

让人好奇的是,十几年后可穿戴设备会是什么样子?它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会者指出,可穿戴设备将在医疗、交通、教育甚至环保等领域“大显身手”。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星电子总裁孙永权表示,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帮助我们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十多年前,我们会检查汽车的胎压是否正常。

现在,包括这个在内的很多数据都可以直接显示在仪表盘上。

智能终端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

未来,医疗、医疗会更加注重预防,可穿戴设备可以监测我们的血糖、血压等身体指标,我们不用去医院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是集成所有可集成的功能,不断叠加创新技术,让工作变得更轻松。

“它集成了生活中的所有功能,当你佩戴它时,没有人会认为你是故意佩戴智能设备。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郊在畅想可穿戴设备的未来时,曾借用金庸武侠。

小说中的“人剑合一”二字,强调的是它的融合。

塔塔咨询亚太区总裁 Greesh Ramachandran 也表示同意,他表示:“可穿戴设备的未来是‘不可穿戴’。

”同时,对未来持乐观态度的嘉宾也指出了可穿戴设备存在的问题。

除了功能集成、耐用性、价格、电池寿命、设备通信和美观等老问题外,数据准确性和隐私安全也给制造商带来了新问题。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和诺丁汉特伦顿大学的研究表明,可穿戴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仍然值得商榷。

通过比较各种可穿戴运动追踪设备,发现不同设备的准确性。

差异很大,误差可达25%。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可穿戴设备与人体深度绑定后将产生大量数据。

智能设备上产生的数据的所有权以及产生的收入的归属尚未明确。

孙英全指出,智能终端产生大量隐私数据,这些数据被设备制造商收集、存储和分析,甚至可能出售给第三方。

对此,专门从事第三方数据加密服务和数据资本化的LOCKet创始人马跃飞认为,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个人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的不断普及,数据的网络化、透明化个人数据已变得势不可挡。

仅仅依靠服务提供商的道德约束来确保用户数据不被操纵是不现实的。

这就需要借助技术手段等方式来解决这种信任危机。

嘉宾们表示,在大数据、智能设备时代,可穿戴设备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每一个厂商和从业者去思考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