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随着互联网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广泛应用以及行业认可度的不断提高,大量新技术随之而来不断刷新着他们的存在感。
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区块链等,其中虚拟现实尤为突出,越来越受欢迎。
与之相比,总是以各种方式捆绑在一起的增强现实,看似洋洋得意,但实际上,还是要靠大家自己的能力。
得益于各大行业巨头对VR/AR的布局,引爆了上游硬件/设备市场,进而推动了医疗健康行业的大量应用。
带有VR/AR标签的医疗健康产品/服务纷纷涌现。
有多少产品/服务真正应用了VR/AR技术; VR/AR在医疗健康行业有哪些对风险投资有价值的切入点?风险投资对VR/AR行业应用的态度如何,风险投资的未来又将如何?面临哪些挑战和风险。
某研究机构从全球VR/AR医疗健康应用出发,收集了国内外主流市场近百家创新企业。
我们的结论是:VR/AR技术为传统医疗健康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机遇; VR/AR医疗健康行业应用拥有六大创业投资机会;个性化健身成为最热门的创业切入点;投资者看好VR/AR医疗健康应用。
交易额在VR、AR行业应用中分别排名第二、第五; VR/AR医疗健康应用可以从B端开始,逐步普及到患者/消费者端; VR/AR,技术驱动以及两者的区别虚拟现实,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生成三维虚拟世界,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感觉仿佛他们实际上就在那里。
,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中的事物。
虚拟现实通常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被广泛使用:1)创建和增强游戏和娱乐的虚拟世界,例如视频游戏或3D电影、头戴式设备; 2)创建真实世界的模拟环境以进行强化训练,例如飞行模拟模拟器。
增强现实是一种实时计算摄像头图像的位置和角度并添加相应图像的技术。
这项技术的目标是将虚拟世界放入屏幕上的现实世界中并与之交互。
即利用数字信息与现实环境的融合来增强物理世界的相应信息。
虚拟现实行业较为复杂,涉及领域较多。
虚拟现实产业链是以硬件为基础、软件为平台、应用(内容)为核心的生态链。
目前,硬件板块结构相对成熟,硬件厂商、互联网巨头纷纷加紧发力。
例如,阿里巴巴成立了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华为发布了第一代VR眼镜产品,这些都带动和促进了VR硬件及其产业的发展。
软件及应用板块主要关注传统游戏、视频发布平台,以及新生态虚拟现实初创企业。
由于内容制作流程复杂和技术限制,应用领域仍处于新兴阶段。
最早的应用主要是在军事、航空航天、工程等前沿科技行业,后来逐渐扩展到消费娱乐领域并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用户体验还远远不够完美。
虚拟现实产业链涉及硬件/设备、软件开发、应用(内容)、线上线下分发平台、B端客户、C端人群等多个行业,且相互交叉,有没有相关的行业监管标准,导致整个产业链相对复杂。
但它也具有“动一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产业影响力比较高。
应用(内容)已成为新的蓝海。
上游企业主要是互联网巨头和硬件厂商。
他们凭借先发优势,专注布局硬件和系统。
因此,这个环节也是目前行业发展中比较成熟的环节;中游主要是提供行业应用的内容提供商,这部分几乎属于初创公司的天下。
目前VR主要在娱乐、消费等行业拓展,AR主要在广告、营销方向;下游是渠道/营销分发平台,由传统线上线下渠道商加应用商店覆盖。
应用开发是基于产业链的推动。
从三大环节整体对比来看,巨头和资本对硬件/设备的关注,导致整个产业链有一种头重脚轻的似曾相识之感。
这种严重不平衡的产业结构也恰好促进了应用(内容)的发展,硬件需要用应用来丰富,应用需要硬件来铺路。
另一个驱动因素在于VR/AR技术本身的特性,比如VR技术的沉浸感和AR技术的交互性。
这些特征将传统的产品/服务体验转变为更加真实和有趣的体验。
激发、征服、克服用户心理。
VR/AR技术的应用更多的是优化产品或服务,而不是肩负着稍有不合就颠覆一个行业的使命。
VR/AR医疗应用存在机会。
为什么有机会?更何况,还有这么多机会?这与医疗健康行业的固有习惯有很大关系。
传统设备简陋、资源匮乏、医疗水平的地区差距、专业人才缺乏等都造成了现状,也是推动新技术应用的双面盾。
VR/AR等新技术的切入点是可以优化传统流程,提高医疗效果,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预计到2020年,VR和AR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亿美元。
其中,医疗保健预计每年将拥有约1万名用户,市场规模将达到51亿美元。
从预期趋势来看,到2020年,VR/AR医疗健康应用用户数量和市场规模将达到顶峰,意味着格局已经形成,行业将重点关注产品的不断升级和产品的优化。
服务。
未来的驱动力将来自其他新技术的进步,推动VR/AR医疗应用的创新。
另外,根据研究院对已披露融资情况的国内外VR/AR行业应用公司融资情况分析(具体分析见第三部分),VR应用中,游戏最受欢迎。
风险投资; AR当中,最受欢迎的是广告和营销。
其中,医疗健康在VR应用和AR应用中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五。
可见资本对于VR/AR医疗健康应用抱有友好的态度。
与娱乐、消费等VR/AR行业应用相比,VR/AR医疗六大应用场景目前医疗健康应用项目较少,但也最有可能形成规模化应用。
例如,虚拟现实可以通过再现环境、增强临场感和沉浸感来治疗精神疾病;创建的逼真虚拟环境为医生和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模拟手术和其他精细操作的平台;利用增强现实,医生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病灶在患者体内的具体位置以及对患者可能造成的功能损害。
根据该研究所对全球VR/AR医疗健康应用项目的收集和清理,目前有80多个应用项目,VR项目数量约为AR的5倍。
分布在12大细分领域,主要以个性化健身为主,有教育培训、临床援助、心理障碍四大细分领域(这些领域有10多个项目,其中个性化健身最多,有25个)项目)。
综合全球VR/AR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场景,根据医疗健康各细分市场的市场空间、应用现状、资本关注度,重点关注以下六大应用场景:教育培训、个性化健身、心理障碍、康复训练、视力障碍、临床援助。
场景示例 - 患有视力障碍的人数众多,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视力障碍是世界上的一个主要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年度报告显示,全球约有2.46亿人患有低视力(患病率为3.65%),还有1万人失明(患病率为0.58%)。
其中,我国低视力者4万人(患病率27.3%),盲人8万人(患病率20.9%)。
另据预测,如果不采取行动,全球盲人总数今年将增至1万人。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做法是为患者提供视觉辅助工具,并通过适当的培训,让患者尽可能独立生活。
但该类产品的局限性在于患者无法自由参与外界活动,需要使用多种产品辅助生活,例如用于阅读的阅读器、用于出行的盲杖、导盲犬等。
此外,此类设备可能体积庞大或使用条件恶劣。
最近也出现了app类型的移动产品,但大多功能有限。
不完善的用户体验和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催生了一些新产品,利用可穿戴设备帮助出行,利用VR/AR技术治疗或辅助视力障碍。
VR/AR视障应用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
VR/AR技术在视力障碍领域的应用主要依靠VR的交互性以及AR的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和交互性。
VR通过创建的虚拟空间影响患者的大脑感知。
进而改善视力障碍状况; AR主要依靠类似Google Glass的AR设备或者自主开发,提供类似汽车信息导航的服务,引导患者穿过酒店大堂、商业街区,呼叫餐饮、交通等信息。
VR/AR目前的应用针对视力障碍的 AR 仍处于早期阶段。
根据公开信息和研究机构数据库收集,全球有四家初创公司活跃在这一领域。
它们是以色列的OrCam和英国的OrCam,它们应用增强现实技术来“增强”视力。
来自美国的VA-ST和Aira,以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美国公司Vivid Vision。
例如,OrCam开发了一种基于摄像头的增强现实系统,依靠头戴式显示器和便携式配件,让视障人士能够自由阅读和移动。
通过磁铁固定在框架上的相机通过细电缆连接到便携式计算机,并且计算机足够大,可以放入您的口袋中。
同时,骨传导扬声器将读取的内容(报纸、路标、红绿灯、人脸等)清晰地传输给用户。
另一副值得注意的产品是 Smart Specs,这是 VA-ST 的增强现实眼镜。
该眼镜主要使用深度传感器来简化和突出附近的物体和人体。
用户可以在黑色、白色、灰色和彩色四种模式之间切换,但它针对的是保留部分视力的盲人。
【案例】Vivid Vision支持VR设备:Oculus Rift。
这家公司成立于2001年,利用VR技术治疗弱视、斜视等眼部疾病。
其开发的游戏《Vivid Vision》的原理是利用VR让患者通过视觉效果影响大脑感知,不断训练眼部未使用或休眠的肌肉组织,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该产品目前仅在北美41家眼科诊所有售,并且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获得。
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国际市场推出。
该产品正在申请FDA认证。
软件年度公布的价格以美元为单位,目前价格尚未更新。
最后,借用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话来说,“自然界中生存的不是最强壮的肢体,也不是最聪明的头脑,而是有能力适应变化的物种。
”研究院希望这个行业的变革者也能在抓住机遇的同时,创新出让用户满意、有特色的产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