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一人一桶”共享洗衣机无强制认证,浣熊先生被罚款

时间:2024-05-22 18:06:31 科技赋能

9月21日,北京市质监局网站公布了京(朝)质监处罚第47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质量技术监督局显示,北京欢雄先生科技有限公司因涉嫌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未经强制认证的洗衣机,被北京市朝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据《第六十七条》罚款5万元。

生意活动。

处罚决定日期为2020年9月20日。

国家电网了解到,北京欢雄先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3月,主营业务为共享洗衣服务。

侯波,创始人兼CEO,曾任优信集团产品技术中心总经理。

早期曾就职于百度、去哪儿、携程等公司。

浣熊先生想用“一个人一桶”解决卫生问题。

借助物联网技术和共享经济的热潮,脱胎于投币公共洗衣机的共享洗衣机极大地提高了使用体验,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工人、公寓租户和其他流动群体。

受到广泛欢迎,也吸引了众多企业家和家电企业进入市场。

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海尔、美的、创维、TCL等家电企业早已通过原有商用洗衣机业务或孵化创业团队进入共享洗衣业务的前沿。

例如,海尔集团旗下的“河狸先生”、美的集团旗下的“美美洗衣”、创维集团旗下的“清客共享洗衣”、TCL集团的石岛家等。

虽然共享洗衣机的使用体验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而公共洗衣机本身带来的卫生问题一直制约着共享洗衣市场的增长。

有大学生抱怨,学校的公共洗衣机里,有人洗鞋子,有人洗内衣。

这种混合洗衣方法非常不卫生。

在一些高档公寓里,卫生问题也是令白领们头疼的一大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解决方案是为洗衣机添加自清洁和杀菌功能。

操作人员通过定期消毒和清洁来确保洗衣机的清洁。

相关数据显示,定期消毒清洁的成本将占共享洗衣业务收入的15%左右。

而且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来看,污染后的消毒不一定能带来清洁。

而且光拥有一台洗衣机就太贵了,让很多人不得不在健康和巨额开支之间反复权衡。

浣熊先生创始人兼CEO侯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针对上述市场痛点,浣熊先生推出了机器共享和桶专属解决方案,并自主研发了核心硬件和支撑系统生产洗衣机。

50-60个洗衣桶,第一批批量生产和设备安装现已开始。

国家电网了解到,浣熊先生的洗衣机采用“桶机分离”设计,采用单向水流技术,让每个洗衣桶都有独立的洗衣空间,实现洗衣桶与机器零互动体,消除交叉感染,从而解决共享问题。

洗衣卫生问题。

每个用户只需购买或租用专属洗衣桶,简单安装安装后即可正常使用。

据悉,洗衣桶的购买价和租赁价均为60元。

“一人一桶”并非原创。

企业标准化运作不容忽视。

对于“一人一桶”的共享洗衣模式,不少家电行业人士和消费者都表现出了深刻的认可。

深圳市十分到家服务技术有限公司总裁魏永刚告诉国家电网,“一人一桶”洗衣机可以有效解决共享洗衣过程中细菌滋生、交叉感染等问题,也给消费者提供了心理定心丸。

TCL的共享洗衣业务计划将在继续使用配备无污染技术和杀菌技术的共享洗衣机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桶中桶”洗衣机在共享洗衣领域的应用。

事实上,“一人一桶”洗衣机并不是浣熊先生的原创发明。

早在今年3月,TCL就发布了无污染“桶中桶”洗衣机,这是“大桶无污染+小桶无污染专属”的无污染技术方案,即自主研发的“桶中桶”洗衣机。

并且在洗衣机的大桶内设计了专属的小桶。

洗涤时,大桶和专用桶的洗涤程序分区域运行,互不干扰。

而且小桶拆装方便,一台洗衣机就能解决更多家庭成员的专属洗涤需求。

浣熊先生非常有洞察力,能够将“一人一桶”的洗衣模式推广到商业领域。

但这并不能掩盖其业务运营中的漏洞。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未经认证,运输、销售、进口或者用于其他经营活动的列入目录的产品的,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这是非法的。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产品合格评定制度。

浣熊先生的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固然为消费者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价值,但他利用未经强制认证的洗衣机参与企业经营也损害了消费者权益,破坏了企业发展竞争。

公平。

企业只有依法合规实施标准化运营,真正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不断创造价值,才能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