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受邀参加一个沙龙,讲解了移动支付的芯片产品和技术。
顺便也回顾一下前几年的芯片研发、测试、产品设计。
回顾了推广方面的经验,形成了几个话题,在此简单分享。
主题一:支付核心的五大功能。
对于移动支付中的现场非接触式交易,支付芯片存储在手机中。
实际上,这种支付芯片将嵌入手机主板中。
有时支付芯片内部会有一个安全芯片(简称SE)。
当然,从外面是看不出来的。
如果没有安全芯片,支付芯片通常会与SIM卡关联。
,让SIM卡实现安全芯片功能。
这里所说的支付芯片就是这种带有SE的广义一体化芯片。
1、构建射频通道,通过手机内的支付芯片将手机内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通过射频天线将模拟信号以非接触式信号发送到外部机器。
银行卡POS机、地铁闸机、公交刷卡机、企业门禁设备等外部机器,同时通过天线将外部机器信息反方向传输到手机中的应用程序和支付芯片。
在这种情况下,支付芯片充当非接触式射频(RF)通道。
2、进行交易 非接触式卡交易需要内部软件逻辑控制,如刷银行卡消费、刷地铁卡进站、刷公交卡下车、刷公司卡进门等。
这些逻辑控制在支付芯片中以编程方式实现。
为了保证安全控制,它们通常在芯片内的SE模块中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支付芯片充当非接触式交易的逻辑控制单元。
3、保存数据 上述交易前后,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支付数据的变化,如银行卡余额、交通卡刷卡次数等,这些数据必须存储在支付芯片中。
为了保证个人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通常在支付芯片的SE模块中实现。
4、下载卡 非接触式支付卡是实体卡的形式,通常是ID-1标准的尺寸,也有异形卡的形式。
这些卡具有数据芯片、射频天线和交易逻辑控制程序。
移动支付时,以上内容均需放入手机中。
由于一部个人手机中需要存储用户的多张非接触式卡,因此用户不会因为多张银行卡、公交卡、门禁卡而使用多部手机。
因此,手机需要存储多张“虚拟卡”,并能够动态下载、删除、更新。
支付芯片是实现下载卡功能逻辑的硬件载体。
5、确保安全支付交易的安全是最关键的。
只有安全,用户才能信任,行业才能放心合作。
由于支付芯片实现了上述射频通道、交易逻辑控制、交易数据存储、卡下载控制等,这些过程需要非常高的安全性。
因此,保证安全是支付芯片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李林是智能卡领域的资深专家,在移动通信领域工作十五年。
曾从事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和规划,后来专注于智能卡领域的技术研发。
他带领欧洲和中国的国内外团队开发的产品覆盖全球多个国家。
2006年起在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负责移动支付、用户卡业务与技术、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
在中国移动总部从事中国移动业务战略、创新实施、产品运营、规划管理工作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