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手机厂商集体跨界的电视行业发展现状如何?

时间:2024-05-22 17:39:26 科技赋能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至今,已成为主导者。

本土手机品牌也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华米OV”四大巨头独霸市场的格局。

互联网时代浪潮下,多元化发展早已成为各大电子厂商的共识。

如今,手机品牌跨界彩电行业的传闻甚嚣尘上。

或许,一个多元化融合的新时代正在悄然来临。

这家手机巨头已经“卷入”了一场跨界争议。

近期有传言称,vivo、OPPO、华为等手机厂商正在评估和研究电视市场,并可能正式宣布进军电视市场。

上述主流手机厂商进军电视领域的消息一直被提及,但手机厂商一直没有任何动作,所以该消息一直被忽视。

然而,这一次却同时引起了手机行业和电视市场的震动。

舆论持续热议。

华为旗下的荣耀品牌成为了这支跨界大军的“急先锋”。

据悉,荣耀将进军电视领域,目前正在组建电视团队,极有可能在下半年推出电视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荣耀除了主打手机业务外,还涉及路由器、电视盒子、智能体脂秤、智能手环等众多智能产品。

更多消息显示,华为正在通过荣耀率先开拓市场。

子公司。

探索完成后,未来它将推出更高端的智能电视,而其上运行的系统很可能是自家的麒麟操作系统的定制版本,并且也将兼容Android APP。

华为智能电视甚至有两个版本,一款定位中高端的65英寸,一款定位入门级的43英寸,而且这些产品都是华为自己设计和生产的。

这非常符合华为的谨慎行为。

此外,vivo、OPPO、华为近期纷纷向智能家居市场宣战,这也给手机企业进军电视行业带来了一丝想象空间。

同时,奥维云在发布中报时也透露,彩电市场极具吸引力。

今年以来,已有10多家企业进入彩电行业。

电视市场的竞争并没有完全停止。

预计到年底,下半年将会有荣耀、vivo、一加手机三大手机企业入局,将掀起新一轮热潮。

据媒体报道,不甘寂寞的手机品牌似乎正在酝酿集体跨界。

遗憾的是,该消息已被vivo、OPPO、荣耀否认。

不过,业内人士依然坚信,手机巨头进军电视领域早已是既定事实。

,这只是时间问题,一旦传闻成真,手机和电视市场必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和变革,甚至可能实现互通。

进军电视行业并非空穴来风。

虽然一再否认,但仔细想想,手机企业进军电视行业的消息也并非空穴来风。

首先,从手机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智能手机的需求基本接近饱和,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退。

手机企业固守原有市场已不再明智。

突破红海现状,转向电视端作为获取信息的主流入口,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行业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国产手机品牌出货量为1.76亿台,同比下降18.6%。

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剧,且愈演愈烈。

智能手机企业的利润率正在触及天花板,这也迫使主流企业进入其他相关领域。

其次,智能电视一直是家庭的重要切入点,也是电子厂商的必备品。

以智能电视为代表的智能硬件设备将在未来的智能家居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所有联网家庭设备都将智能化、数字化。

构建基于场景连接、交互的基础电器生态系统,是每个互联网厂商都在规划的。

智能电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款软件和硬件高度集成的产品。

其实际技术复杂度远远超过PC、手机和智能设备。

通过以智能电视为主流入口的智能硬件,服务于人类健康和智能家居,为用户探索更多智能交互方式,利用更丰富的智能穿戴设备推动智能生活从梦想变为现实,打造一个软硬件结合的完整的智能软硬件生态链构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是所有手机企业进军电视行业的根本意图,也是必然趋势之一。

以华为为例。

涉及到路由器、电视盒子、智能体脂秤、智能手环等众多智能产品,自然打造智能电视。

最后,手机厂商做电视是没有先例的。

陷入困境的乐视网和热门的小米都是同时生产电视的手机品牌。

有了这些成功先例,vivo、OPPO、华为进军电视领域似乎更有信心了。

2019年9月,小米推出小米电视,颠覆传统电视行业,开启互联网电视之旅。

更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手机和小米电视都是MIUI打造的生态链。

其他手机厂商仅落后小米几拍。

他们现在必须跟上这些节拍,这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建峰也表示:手机厂商进军电视领域的可能性很大。

OPPO、vivo、华为是全球市场上排名前列的手机厂商。

他们拥有较为完善的渠道和售后体系,具备一定程度进入电视市场的条件。

综上所述,中国手机企业集体进军电视行业是有充分理由的。

迟早,他们都会进入游戏。

现在就看谁能带头,成为“第一”了。

电视行业复杂多变,三大现状不容忽视。

如果手机企业真如传言那样在今年下半年进军电视行业,无疑将在电视市场掀起一场血腥的竞争风暴。

事实上,与智能电视行业的低迷增长相比,国内彩电行业同样不容乐观。

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对手机企业进入行业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首先,彩电市场动荡,品牌竞争激烈。

自2009年国内彩电市场首次突破万台大关以来,彩电行业经历了又一次转折。

2017年,彩电市场出现历史最大跌幅。

增长与下滑的反差让许多电视公司难以预测。

进入今年,我国彩电市场环境依然复杂,上半年增长动能不足,表现为量量下降。

据奥维云网全渠道统计,上半年,我国彩电市场零售量1万台,同比增长3.6%,零售额1亿元,同比增长3.6%。

年下降2.0%。

预计全年零售量达到1万辆,同比增长3.4%;零售额达到1亿元,同比下降2.0%。

去年以来,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导致不少电视品牌利润触底反弹,互联网电视大军也出现下滑。

今年电视面板价格开始好转,但价格战又重新消耗整体利润。

总体而言,电视市场表现复杂,但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却始终存在。

传统电视企业在硬件技术上仍保持领先。

力量。

其次,国内电视行业不仅陷入动荡,而且在消费升级趋势的推动下,产品升级也在持续加速。

据AVC线下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4K电视规模同比增长25.4%,OLED电视规模同比增长。

3%,激光电视规模同比增长。

5%,超薄轻薄电视规模同比增长。

5%。

彩电消费升级体现在高端产品份额的增加,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电视的显示技术属性。

事实上,电视行业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技术的爆发期。

技术更新越来越快,尤其是显示技术。

此外,新型彩电显示技术在形态和性能方面的优势也得到充分展现。

与此同时,电视尺寸的边界不断被刷新,“60+”时代已经开始。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65英寸已成为彩电市场增长最快的尺寸。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上游面板供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65英寸产能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65英寸电视的市场接受度较高。

此外,65英寸产品的价格持续下降,也正在刺激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根据以往的经验,手机厂商在做电视时会更注重体验、内容等软实力方面,而真正的技术硬实力往往容易被忽视。

如今电视行业已进入产品升级加速阶段,单纯依靠经验和内容软实力的优势,新进入者能有多大杠杆才能立足?最后,国内电视市场价格激励带来的增量正在萎缩。

众所周知,线上市场是新兴互联网电视企业的首选之地,也是消费者非常乐意的购买渠道。

根据AVC线上消费者调查数据,76%的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网上比线下商店便宜。

长期以来,网络彩电市场以价格作为拉动规模增长的武器,但近期低价刺激的增幅正在萎缩。

据AVC分析,上半年均价每下降1元,线上市场规模就会增长1元。

从这一点来看,互联网电视企业虎视眈眈的线上低价优势正在慢慢被吞噬。

这对于手机厂商进军电视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但随着电视的互联网化、智能化,互联网电视服务在内容包装和内容分发产业链中的价值开始凸显。

手机厂商在这方面自然有发言权。

写在最后:中国彩电行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行业。

企业要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增强自身能力,更不用说别有用心的新外来者了。

无论今年下半年是否有手机企业进军电视市场并推出新的智能电视产品,电视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升级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