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爱立信消费者实验室发布了《可穿戴技术和物联网报告》。
本次调查横跨欧洲、美洲和亚洲5个主要市场(美国、英国、中国、韩国和巴西),共5名智能手机用户,年龄从15岁到65岁不等,2名其中有可穿戴设备用户。
研究结果代表了全球 2.8 亿智能手机用户的观点。
。
调查的5个主要发现 1. 40%的可穿戴设备用户表示,他们在不佩戴该设备时感到不安全,就像少穿了一件衣服,但四分之一的消费者仍然认为这些设备没有达到预期的表现。
2020年被认为是可穿戴设备应用的转折点,消费者预测未来大多数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主流。
3、数据泄露风险更加频繁。
70%的可穿戴设备用户认为设备制造商会严格保护用户数据。
因此,用户比医生、保险公司或互联网公司更愿意分享自己的数据。
给可穿戴设备制造商。
4、比智能手机更智能,40%的智能手表用户表示减少了与智能手机的互动,43%的受访者认为未来将被智能手机取代。
5、可穿戴设备对于物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多数用户表示,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将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多地与设备和物体进行交互,1/3的用户表示,相信年后他们将至少再拥有5个可穿戴设备。
6、研究结论指出,尽管市场仍存在诸多挑战需要克服,但消费者已做好使用可穿戴设备的准备,未来可穿戴设备行业仍将蓬勃发展。
可穿戴设备废弃率高,对消费者需求了解不够?报告发现,四分之一的新用户觉得自己购买的设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十分之一的可穿戴设备用户不再使用,三分之一的用户仍在使用。
在购买后几周内将这些设备搁置一边的主要原因是,高达 21% 的消费者认为他们使用的功能和选项仍然有限,14% 的消费者认为这些设备不是可以使用的产品独立。
通常它们只能相互配合使用,而且这些设备不具备内置的3G、4G等连接功能,也不支持Wi-Fi或其他形式的网络连接功能。
数据共享可以有效提高使用率。
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接受度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期望,可穿戴设备必须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功能。
报告称,与研究人员预期的结果不同。
个人数据泄露并不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
尽管60%的用户认为个人信息需要受到控制,但67%的用户愿意保持匿名并接受适当的反馈。
他们与大型第三方共享设备数据。
他们相信,与他人分享他们的使用数据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更多地使用可穿戴设备而不是产品本身的目标。
在这些用户中,他们最愿意与设备制造商、医生和保险机构分享他们的使用数据。
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多元化应用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逐渐成熟、更加多元化,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这些智能手机的用户相信,未来可穿戴设备将逐渐取代手表、钟表、血糖或血压监测仪以及汽车和房门钥匙。
19%的消费者认为传统的联网电视未来将被取代,43%的消费者认为智能手机也将被可穿戴设备取代。
报告指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用户数量仍处于增长阶段,以健康、运动追踪等相关领域为主流,在信息安全、互动接触等领域也慢慢涌现出一些新兴专业人士。
、身份验证、健身等领域。
可穿戴设备产品,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将不再局限于健康和医疗行业。
研究表明,当被问及未来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时,五分之三的智能手机用户认为,他们可能会出现更多应用,包括紧急按钮、位置跟踪系统、身份认证等功能。
报告还发现,消费者最想要的可穿戴设备应用包括五个领域,分别是紧急按钮(通过内部传感器,当按下按钮时,会自动通知设定的亲人、朋友或警察)、智能手表、定位跟踪(可佩戴在衣服和背包上,帮助定位儿童和老人的活动)、身份认证(可用于购物、锁车锁门、或处理行政事务)、可穿戴净水器(手持式环形可穿戴设备)通过内置紫外线净化功能杀死水中的污染物和细菌)可见,消费者对未来可穿戴设备应用的想象不仅仅局限于健康和运动功能。
本报告将安全功能、智能服装和无语言沟通概括为消费者更感兴趣的三个领域。
但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安全问题的意识也越来越强。
报告指出,超过一半(53%)的用户认为可穿戴设备在未来五年内将面临病毒、黑客、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
这是必须特别注意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