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安卓穿戴!你的“隐形”可穿戴设备

时间:2024-05-22 16:15:22 科技赋能

你有一张很长的购物清单,清单中的每件商品都分布在超市的不同货架上。

需要从三楼“扫”到一楼,然后排队退房,开车回家。

在这个购物过程中,你很可能记不住你想买的所有东西,所以你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拿出手机查看购物清单;你很可能会“绕道”,下楼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你要买的东西其实就在楼上;您很可能需要在收银台排起长队才能付款。

现在想象一下同一场景中的另一个更智能的过程。

你从超市的三楼走到二楼,智能手表会提示你在这一层需要买什么,应该如何通过货架实现最小路径,以及商品在货架上的具体位置。

货架。

最后,您扫描条形码并通过 NFC 或二维码确认付款。

上面的产品设计来自于 Google 在 IxDC 设立的研讨会——没错,这是一款专为 Android Wear 设计的应用原型(下图)。

“可穿戴设备需要了解使用上下文(context)。

如果只是复制过去设备上的操作界面,是不会成功的。

”研讨会演讲者、Android Wear 核心设计师 Alex Faaborg 表示,“你必须减少界面操作上的滑动次数,并尝试预测人们此刻需要的信息。

”这是与Google对智能手表和手机的看法:在手机上,你与各个应用软件(Apps)进行交互。

用户通过点击等动作来操作它们,而由于这些应用分布在同一个屏幕下,人们在打开手机后往往会不自觉地迷失在这个屏幕中——例如,当你收到一条短信提醒时,我就拿出了手机再看看微信……在手表上,谷歌把它做成了一个垂直排列的“信息流”载体,在小屏幕上一目了然,人们只需滑动微信这样的微交互和语音动作就可以完成信息的处理。

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Android Wear希望帮助用户快速回归现实。

”这是Android Wear团队创始成员梁玉玲在PingWest主办的PingTalk活动上如此说道。

我认为它可以很好地诠释Android Wear的设计理念。

在我的理解中,你放在手上的屏幕是一条时间线。

当然,在谷歌的愿景中,这条时间线更加“智能”——里面的每一条信息不仅仅会按照时间顺序清晰地列在狭窄的屏幕上。

最重要的是,基于对实时情况的了解,运行在Android Wear上的App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自动将自己需要的信息推送给用户,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想法一样。

是的,它很容易让你想起 Google Now。

这款“隐藏”在您的Android手机中的软件将充分了解您的各种习惯和正在进行的操作,并利用它所理解的内容为您提供相关信息。

但与手机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一次,Google Now 的能力不再只有 Google 自己享有——任何第三方 App 开发者都有机会利用这一功能,让自己的服务推送提醒变得更智能。

例如,以前在手机上,如果跑步者想在跑步时听音乐,他可能需要打开音乐应用,选择播放列表,然后点击播放。

Android Wear 上运行的第三方音乐服务可以根据传感器确定的时间(如果你每天都在这个时间跑步)和你的身体状态来“猜测”你又开始跑步了——然后它会自动打开音乐列表并根据您的收听记录播放您最喜欢的音乐。

我想你应该明白谷歌的愿望——可穿戴设备应该是“隐形的”。

虽然它24小时与你绑定,但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它就会消失,你需要它的时候它也会消失。

它自动出现为您提供服务,判断标准是用户的实时使用场景。

尽管用户的使用场景千差万别,但在谷歌看来,场景判断的因素大致有7个:地理位置、时间、日程、身份(个人兴趣)、个人行为、附近的设备和传感器。

通常,将这些场景组合起来以确定用户的需求以及他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事实上,“隐形”还有另一层含义:不要给可穿戴计算设备添加“过多”的功能——也许你的手环只能用来收集人体数据,而你的手表只是一个信息流。

运营商和你的智能眼镜只是“另一块屏幕”……它们只做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只在最合理的使用场景中“出现”,不抱任何“超越他人”的希望。

这意味着目前手机仍然是收集数据、核心计算以及与用户交互的核心设备。

可穿戴设备的设计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成为人体,或者说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趋势的发生:最近的一个例子是摩托罗拉的“电子纹身”,它是一种超薄电路,是一种贴在皮肤上并允许您与其他设备交互的“身份证”。

虽然技术尚未成熟,但电子纹身受到关注的原因很简单。

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伴随着人体,对感觉和外观几乎没有影响。

它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它是看不见的。

再比如目前可穿戴计算设备外观的设计趋势:无论是三星、LG还是摩托罗拉,这些率先搭载Android Wear的智能手表都更接近我们所熟悉的传统手表。

外貌。

“观看”这个词的意义; CuffLinc 和 Kovert 等设计团队正在致力于让可穿戴计算设备更像珠宝。

有些人甚至开始整合我们日夜陪伴的衣服、腰带等产品。

变得“智能”……也就是说,从外观上看,可穿戴计算设备正在回归我们熟悉的样子,而不是增加一个突兀的“周边”——谁说衣服、珠宝、手表不是人体?零件呢?他们都是看不见的。

因此,从Android Wear设备到更广泛的可穿戴计算,我们看到虽然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但它们都需要遵循一个设计原则——回归人类最自然的使用场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占领”人类。

正如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 (Sergey Brin) 在 Google I/O 大会上所说:当“技术不再成为障碍”时,沟通的最终形式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