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人们常常将 Watch 称为 iWatch。
但这并没有影响自诩为苹果粉丝的人们购买这款Apple Watch的热情。
在苹果上周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虽然没有看到Watch的销量,但库克却对Watch给出了极为肯定的回答:“表现优于同期的iPad和iPhone”。
Watch自诞生以来,就承担起了整个可穿戴行业的重要责任。
几乎所有的企业家和投资者都在等待它为行业制定标准。
因此,今年4月刚诞生后,就引发了果粉们的抢购热潮,在国内更流行“一表难求”。
对于这款新品,业内普遍预测是“三个月内销量1万台左右”。
这个数据确实不错。
更重要的是,正如苹果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斯特里(Luca Maestri)在电话会议上所说,受到Watch的吸引,苹果零售店和在线商店的客流量同比增长了49%。
不过,库克对Watch满意的背后,仍然感到焦虑。
因为受到关注并不等于成功。
作为库克就任CEO后推出的首款新产品,Watch距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首先,销量直线下降。
Slice Intelligence 数据显示,自 4 月份第一周销售以来,Watch 销量已下降 90%。
截至本月初,其在美国市场日均销量不足2万台,有时甚至不足1万台。
据Fact Set信息显示,分析师平均预计Watch本财年和财年销量分别为1万台和1万台,不容乐观。
对于市场反馈,笔者更愿意相信欧美市场。
在中国,苹果更多地成为一种象征、或者面子,而在欧美市场,它才是真正的产品试金石。
当疯狂的苹果粉丝在三个月内完成预购时,应该会带动普通用户消费。
然而,需求似乎存在缺口。
这种“接二连三”的现象在iPhone等产品中从未出现过。
其次,销量的下滑甚至让人对产品本身产生了质疑。
有人说Watch缺乏创新或者不够时尚。
但将一个行业的创新仅仅寄托在一款产品或一家苹果公司身上就有点愚蠢了。
时尚并没有客观的标准。
从笔者接触过的一些国产手表来看,苹果明显比他们高了几十块。
在笔者看来,真正值得质疑的是它的需求——Watch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不止一位朋友向笔者抱怨,Watch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他们不是极客或水果迷。
他们只有财力去追求一些新潮的产品。
然而,经过几周的新鲜感,Watch 已经成为孩子们在家的玩具。
原因是Watch似乎与需求偏离了相当大的距离。
换句话说,可穿戴设备离日常生活还太远。
当iPod出现时,它的目的非常简单——“把一千首歌曲装进你的口袋里”。
但Watch显然缺乏如此明显的痛点需求。
过去我们常说可穿戴设备只是一小部分人享受的东西。
然而Watch的出现,让这一小部分人群扩大了数倍,但最终还是“自娱自乐”。
最后,乐观的是,在经历了期待、出现和争议之后,人们对Watch的认识已经慢慢回归理性。
在笔者看来,它的精彩表演或许才刚刚开始。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回到行业本身,可穿戴设备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数据采集、存储添加、分析,到分析后的处理。
在上届开发者大会上,苹果的智能家居、医院对接等现实生活服务慢慢与Watch形成链接,真正将“桌面上的数据”变成“生活建议”。
只有这样的可穿戴设备才有机会真正改变智能生活。
届时,更多人应该对“Watch”有更深入的了解,因为Watch带来的真正改变,将不再写成“i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