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市场巨大!可穿戴设备颠覆医疗行业

时间:2024-05-22 15:29:09 科技赋能

市场巨大!可穿戴设备正在颠覆医疗行业。

今年被称为可穿戴设备元年。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这一领域。

从谷歌眼镜到苹果手表,毫无疑问,可穿戴设备在科技界大受欢迎。

如今,这种伴随着移动智能化趋势的未来终端,已经开始逐渐融入医疗概念。

作为智能移动医疗的一部分,可穿戴设备医疗的未来被业界一致看好。

在深圳BT峰会2号馆,可穿戴设备专用展区尤为引人注目。

记者在这个展区看到,有不少与保健、预防、治疗相关的可穿戴设备产品。

记者还亲身体验了一款检测失眠、精神疾病等脑电波测试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神奇功能。

根据现场多位业内人士的预测,由于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加上能够帮助患者人们节省医疗费用、缩短诊疗流程,可穿戴技术未来将有颠覆医疗模式的潜力,市场规模巨大。

可穿戴设备瞄准医疗领域。

纵观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仍然停留在智能手表、手环等前端信息消费产品领域。

随着各大IT巨头较早将目光投向医疗可穿戴市场,定位也更加清晰,这些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智能硬件产品异军突起,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对于未来国内市场,有机构预测,国内一大批优秀企业也将全面进军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大数据等新型医疗领域。

据记者了解,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苹果就开始招募医疗传感器领域的顶尖精英加入iWatch团队,并尝试将非感知血液检测技术应用到可穿戴智能设备上,实现医疗检测技术和健康监测。

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指标无缝连接。

另一巨头谷歌也不例外,宣布将积极准备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虽然,与上述全球知名IT巨头的雄心勃勃的计划相比,国产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还很不成熟。

不过,这一理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内科技公司的青睐。

昨天,记者在会展中心2号馆可穿戴设备专区看到不少可穿戴设备产品。

其中,国内企业研发生产的多款可穿戴医疗器械引起了市民和记者的极大兴趣。

在北京逸飞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台,记者体验了一款用于大脑状态评估的可穿戴测试产品。

它看起来就像一条头带一样简单,轻松缠绕在头上,然后将两个传感装置夹在耳垂上,检测就开始了。

测试开始后,记者先按照电脑上的提示进行放松,然后闭上眼睛休息。

大约6分钟后,电脑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份非常详细的大脑“体检报告”。

报告内容涵盖睡眠质量、失眠、左右脑使用平衡、压力状态等,并做出分析报告。

北京逸飞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易兵介绍,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大多都实现了一些健康数据的采集,比如心率、运动量、睡眠时间等,但在系统管理和数据管理方面,挖掘潜在价值做得还不够。

可穿戴设备要想真正在医疗中发挥作用,必须在数据管理上下功夫,逐步与医疗机构建立完整的大数据库。

可穿戴设备将颠覆医疗行业。

可穿戴设备引入医疗领域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可穿戴健康带来的医疗保健革命性变化。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可穿戴医疗设备未来必将颠覆医疗行业,其大规模应用有望逐步体现其在健康管理方面的优越性。

另外,包括移动设备在内的移动医疗理念,将实现医院、医生、患者三方共赢,真正为患者提供便捷的个性化医疗服务。

昨天,记者从一份研究报告中获悉,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移动医疗服务效果的全球临床研究表明,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远程监控可以使患者总医疗费用减少42%,延长就诊间隔时间减少71%、减少住院时间35%等。

此外,可穿戴设备的大规模应用还将实现长期动态监测,实现疾病预防、提高诊疗水平等健康管理目标。

针对上述报道内容,昨日会上多位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认同。

北京逸飞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易兵告诉记者,公司的很多可穿戴医疗器械都与北京市人民医院进行了合作,基本实现了可穿戴医疗器械从概念到实施的转变。

从为医院、医生和患者提供物质和便利的角度来看,可穿戴医疗设备给传统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吴易兵进一步表示,以公司无线移动睡眠测量分析平台为例。

一旦医院应用该设备,将会给医院带来巨大的效益。

他介绍,按照传统的医疗模式,失眠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到医院就医时都会接受检查。

但由于医院床位、检测仪器数量和医生数量的限制,会给医院和患者带来不便。

移动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通过云技术和大数据平台颠覆这种传统医疗模式,让患者在家就能看病。

“可穿戴设备必将颠覆医疗行业,给传统看病方式带来巨大改变。

”中山某科技公司营销经理也告诉记者,该公司主要生产脑电波检测可穿戴医疗设备,多种产品技术成熟。

他认为,基于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大数据等技术的新一代技术正在迅速颠覆各行业的生存业态。

在快速发展的医疗领域,这些新兴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结合正在彻底颠覆传统医疗行业。

上述负责人举例表示,可穿戴设备对医疗行业的颠覆主要体现在技术的发展上。

例如,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血糖、血压、血氧等监测数据不仅可以连接到智能手机,还可以利用云存储技术,通过云端存储和分析监测数据,并进行通讯与医院的病例系统和监控中心。

连接起来,出现异常及时提供预警和相应的诊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