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深度评测mbot与Mio编程机器人,创客教育谁更胜一筹?

时间:2024-05-22 15:29:08 科技赋能

创客教育的兴起,带来了更多科技人才的繁荣和发展。

这也是社会进步和科技思想解放的新形势。

通过“创客”,衍生出新兴科技产业群体和科技人才。

它们比比皆是。

在众多创客产品中,笔者对目前流行的mbot和Mio编程教育机器人进行了对比评测。

一个是国内知名创客厂商makeblock的代表产品mbot机器人,另一个是国内创客教育黑马公司——Robo3出品的Mio编程教育机器人。

本文从硬件、软件、组装等方面对Mio编程教育机器人进行了详细评测,帮助您找到最适合您的产品。

包装及配件 从包装上来看,mbot更偏向于沉稳的风格。

蓝白相间的外包装设计适中,让整体色调偏冷,科技感十足。

打开包装,里面有说明书和拆机件。

mbot的分区比较简单。

部件放置在泡沫中,包括两个电机、机身、超声波传感器和主控板。

一目了然,忽略了笔者凌乱的电脑桌。

,只看产品。

把所有零件都拿出来,大概有下面这么多。

Mio的主色调是薄荷绿,让整个东西显得更加清新可爱。

整体色调轻松,比传统的青花科技风格增添了一丝活泼感。

打开Mio的包装盒,你会发现各种分区。

与mbot不同的是,Mio的零件整齐地放置在自己的小盒子里,让孩子们很容易找到他们需要的零件。

整个事情更加优雅。

盒子里大约有四十种零件,包括机身、传感器、电机等,与mbot的简约风格相比,堪称一顿豪华午餐!材质对比 从材质上来看,mbot 和 Mio 均采用阳极氧化铝合金材质。

零件、磨砂工艺、边缘和倒角工艺都处理得很好。

从形态上来看,Mio的大眼部分(超声波模块)的加工更加细致,也更安全。

嘴角呈微笑的弧度,十分可爱。

零件外面的部分都用挡板覆盖,这样也可以避开一些零件。

不会掉落,保护孩子的安全!流线型的机身摸起来非常舒服,不用担心会划伤手。

而且,细节处理得更好。

新版Mio采用了全新的乐高式粒子马达,可以连接外部乐高零件,让Mio的扩展变得更加有趣。

mbot的正面图,虽然和Mio一样是半封闭式结构,但mbot的外露线条较多,整体产品化程度比较低,但也有独特的风格。

反正外观是见仁见智的!动手组装好了,外观对比完成后??,我们就开始组装了。

虽然两款产品都主打STEAM教育,所以你买回来的都是需要自己组装的零部件。

作者通过自己组装获得了一些经验。

在安装过程中,我发现mio的组装比较简单。

它附带完整的安装手册。

使用自带的组装工具,成人20分钟左右即可组装完毕,动手能力好的孩子十分钟即可完成。

 Mbot的安装并不困难,但也有一些缺点。

比如这款电机,在这么狭窄的地方拧紧丝杠螺母需要非常高的技巧,而且还需要扳手,无形中提高了装配性。

关于难度,建议改成Mio这样的乐高电机,更容易组装。

有些角螺丝确实很难拧。

对于儿童来说,组装 mbot 有点困难。

主板对比 Mio的主芯片采用AtmegaP,基于IIC总线的RJ25接口(即插即用只需区分1、2、3、4),与mbot的颜色识别接口不同。

主板有 5 个全彩 LED 灯,而 mbot 上只有 2 个全彩 LED 灯。

Mio的板载音乐芯片采用的是具有多种声音的音乐芯片,而mbot的板载蜂鸣器模块只能发出嘟嘟的声音。

接口对比:接口方面,Mio有4个RJ25接口、2个伺服接口、2个电机接口,分布在主板两侧,方便操作、拼接、拆卸。

Mio的电机接口分布在电路板的两侧,方便操作。

安装和接线精美。

它比mbot多了两个舵机接口,可以直接驱动9克小舵机。

Mbot没有伺服接口。

Mbot可以参考mio的布局,改进电机接口的位置,这样会更方便实际操作。

软件对比:这两款编程机器人都主打STEAM教育,所以软件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两者都使用基于Scratch的图形化编程,Scratch也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图形化编程软件。

适合新手和小朋友像玩游戏一样学习编程,但通过对比,笔者还是发现了一些差异。

Mio使用的编程软件是Carrot Cube公司自主开发的Robo3软件。

截图如上。

该软件不仅支持scratch3.0、Arduino,还支持python,因此无论是新手还是编程高手都可以使用。

作者用的是Python,非常棒!我还下载了mbot的编程软件“mBlockchain”,打开界面如上图。

它仅支持 Scratch 和 Arduino。

比较适合没有基础知识且缺乏对高级语言python的支持的初学者; 2、所有用户支持平板和手机终端,手机也可以编程,都有更好的编程体验。

拓展对比:mbot不仅可以自行完成一种组装,还可以组装三种形态。

如果您想要更多形式的机器人和玩法扩展,则需要购买mbot的其他产品系列来升级扩展的玩法。

玩法还是比较简单的。

更多,只要你愿意付费,相对而言,mbot产品系列中的很多配件和传感器都需要在购买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购买。

这个性价比值得商榷。

Mio的扩展玩法分为两个扩展包A和B,两个实质性的盒子可以扩展30多种传感器。

扩展包A是一个相对基本的扩展包。

使用扩展包 A,您可以构建一个音乐盒,或者诸如九种机器人之类的东西。

B包的功能更强大。

它是Mio的高级扩展包。

不仅可以升级十余种机器人,还可以实现物联网功能。

例如,您可以使用扩展包B构建一个物联网机器人。

这是非常先进的。

教材比较。

Mio 和 mbot 都为自己的机器人编写了教科书。

对比之下,笔者发现Mio的教材与其产品系列比较接近。

根据用户的购买方式,Mio编程教材分为初级、中级、高级。

总体框架和教学体系具有递进感。

  虽然关于mbot的系列教材很多,但总体上还没有一个合理的框架。

很多教材教怎么玩mbot,却忽略了实用性的框架和整体架构,导致内容杂乱、单一。

如果你是零基础的初学者,在购买mbot的教材时很容易感到困惑。

我感受到mbot对于更多人学习的热情,但是它太复杂太复杂了,即使对于我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创客来说也是如此。

整体体验组装完毕,软件主板也进行了对比。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功能。

我简单对比了mbot和Mio的巡线功能。

由于Mio拥有三个检测红外管,因此检测路径更加准确,而mbot只有两个。

两者处于同一页面,巡线路径优化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总结:虽然mbot和Mio是同一类型的产品,但两者的区别其实还是蛮明显的。

虽然mbot是一款略带科技感的机器人(从包装上看),但细节处理上却不像Mio那么体贴和为学生和家长所接受。

价格方面:Mio在一些配件和传感器的加工上似乎更划算。

至少你不必再次购买它们。

从整体配件、传感器、零件的使用频率和装配次数以及装配次数来看,Mio更具性价比。

动手体验:我和孩子尝试过组装两个机器人,就易用性而言我更喜欢Mio。

一些细节、做工、界面布局都比较符合常规操作。

上手很快,边缘也很安全。

没有任何部件暴露在外。

它的部件比 mbot 少。

软件使用:对于刚接触系统、刚接触的孩子来说,给他一个有分区、有注释的软件比一一告诉他要快。

Mio 做得很好,但字体大小还可以增加。

认真的评价到此结束。

这取决于读者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