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Jawbone起诉Fitbit招募员工窃取商业机密和专利侵权后,Jawbone最近第三次起诉Fitbit。
这起诉讼的内容是:Fitbit 通过 Jawbone 员工窃取了公司的商业机密。
Fitbit 和 Jawbone 都是可穿戴设备领域的领先公司之一。
通常情况下,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像Fitbit这样规模巨大的商业诉讼,向我们传达的不仅仅是两家公司争吵的轶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可穿戴设备市场是一个非常大的蛋糕。
可穿戴设备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事实上,今年以来,以智能手表为首的可穿戴设备潮流已陆续席卷各类科技展会。
例如,三星在今年的 CES 上展示了即将推出的智能手表。
4月份Apple Watch的推出也引发了一波购买热潮,而小米的运动手环则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报告显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预计将从2018年的1,000台增长到2018年的约4,000台,年增长率为0.4%。
到年底,保有量将达到1.26亿台,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45.1%。
这一系列数据似乎表明,可穿戴设备市场将是帮助制造商创造下一波营收的新领域。
智能手表将成为可穿戴设备的主导产品。
虽然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产品种类繁多,除了智能手表之外,还有智能戒指、智能眼镜、智能衣服等。
不过,据ARM移动市场全球营销总监James Bruce分析, ,智能手表已经成为可穿戴设备消费的首选。
换句话说,它将是迅速打开可穿戴市场的主导产品。
因此,想要在可穿戴领域立足,就必须拥有一款能够激发消费者热情的智能手表。
也许这就是 Jawbone 为何坚持 Fitbit 的最好解释。
智能手表或许会摆脱辅助产品的角色。
随着智能手表的不断发展,不少业内人士开始质疑:未来智能手表将以什么身份立足市场?它们会是独立的设备还是智能手机的辅助产品?对此,不少行业厂商和分析师持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智能手表只能作为智能手机的辅助产品,用于显示手机信息、提醒用户;也有人认为,未来智能手表将会从手机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智能设备,主要用于信息的采集。
纵观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手表,确实与手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过,如今的智能手表除了辅助手机的提醒功能外,更多的功能是用来检测人体健康状况、关注运动等。
甚至还有向医疗领域靠拢的。
因此,笔者认为,未来的智能手表完全有可能成为脱离手机的独立设备。
智能手表的未来发展方向 对于智能手表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有如下猜想: 1、智能手机扩展类别 简单来说,这类手表具有辅助智能手机的功能,比如显示手机信息、提醒等同时还具有检测用户健康和运动数据的功能。
而且价格不会很高,适合大众消费。
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智能手表都是这种类型。
2、医疗级品类:现在很多可穿戴设备都与医疗或健康相关,因此这将是智能手表的突破点之一。
未来的医疗级智能手表可以测量人体的脉搏、心率、皮肤温度等环境信息。
测量精度比较高,测量的数据实际上可以作为医生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前段时间,谷歌就在开发这种类型的智能手表,所以这将是未来智能手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3、智能家居类别随着物联网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智能手表将逐步进入智能家居,成为智能家居系统的远程控制工具。
笔者推测,未来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智能手表来控制空调、开关等。
虽然智能手表市场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各厂商都在积极开发新产品,市场未来发展十分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