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从人文关怀出发,VR或许会发展得更好

时间:2024-05-22 19:17:51 科技赋能

虽然中国以汽车闻名,但韩国现代公司也做了很多与情感相关的工作。

现代汽车利用视频技术将 NFL 的“超级碗”比赛带给美国军事人员。

赛后,现代汽车还播放了一段视频,展示他们如何将超级碗带到波兰。

他们赞助了一个大屏幕供当地士兵观看比赛,在私人房间里,军事人员可以观看由诺基亚 OZO 摄像机拍摄并投影在超级碗看台周围的视频。

,使用 OZO 同步进行拍摄。

官兵们可以通过视频与家人实时交流,这让他们感觉仿佛置身观众席,与家人一起观看比赛。

许多人感动落泪。

编者点评:有些人认为虚拟现实会产生疏离感,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然而,当国内企业还在利用VR技术进行直播、游戏、娱乐甚至噱头时,国外已经开始在VR方面进行人文关怀的尝试。

去年,一家名为 frog design 的公司设计了 VR care,这是一个开源 VR 耳机项目,旨在以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减轻烧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英国杂志《柳叶刀》也发表了利用VR减轻截肢患者幻肢症状疼痛的研究结果。

斯坦福大学也有项目让普通人通过短期VR体验体验残疾人和难民的处境。

短期来看,无论是引导普通人走进弱势群体的生活,还是让弱势群体直接体验普通人的生活,这些VR关爱项目最大的作用就是创造共情体验。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人们的生活状态出发,利用“黑科技”关注人们的感受和需求。

如果你想了解别人的生活,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

从长远来看,这必将有助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

事实上,人文关怀是VR产品的一个绝佳切入点。

无论任何产品,人文关怀都应该是基本前提。

但在一个追求商业利益的社会,这一点似乎被很多人遗忘了。

中国有1万名残疾人,平均每13人就有1名残疾人,更不用说还有许多因异地而无法团聚的亲人/爱人。

这群人对VR的需求很大。

因此,国内很多VR创业者的思路有点“跑偏”。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最重要的是使用它的人。

如果VR创业者能够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研发,并根据小众群体的实际问题,配置资源,设计出有针对性的VR产品,就有可能给行业带来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