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可穿戴设备网:两年前,提到可穿戴设备,很多人可能以为是存在于科幻世界里的产品。
然而,随着谷歌眼镜的推出,2019年成为可穿戴设备爆发的一年。
越来越多款式不同、价格不同、但功能相似的可穿戴设备开始依次出现在市场上。
与谷歌眼镜不同,大多数可穿戴设备都走医疗健康路线。
但价格差距过大、实用性不足的可穿戴设备也让不少用户眼花缭乱。
可穿戴设备市场正在爆炸式增长。
什么是可穿戴设备?目前最被接受的解释是便携式设备,可以直接佩戴在身上或集成到用户的衣服或配饰中。
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硬件设备,还需要通过软件支持、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
可穿戴设备将为我们的生活和观念带来巨大的改变。
最著名的可穿戴设备之一是几年前推出的谷歌眼镜。
它具有与智能手机相同的功能。
它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照片、视频通话和方向,还可以上网、处理短信和电子邮件等。
谷歌眼镜推出后,中国也进入了一波可穿戴设备热潮。
事实上,自去年6月国科电子正式推出国科智能手表、去年10月奇虎发布专注儿童安全的智能手环以来,包括华为、中兴、酷派等在内的一大批硬件企业也纷纷研发了这款产品。
智能穿戴产品。
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突破1万台,市场规模达到9000万元。
医疗保健是主要功能。
然而,类似谷歌眼镜的智能手机具有与谷歌眼镜不同的功能。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大致分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健康监测等,这些产品的主要功能是聚焦医疗健康。
记者从苏宁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可穿戴设备价格在99元至99元不等。
虽然价格差距巨大,但这些产品的核心功能基本都是:监测运动+监测睡眠+其他几个可有可无的功能。
比如售价1000元的三星Gear Fit SM-R,主打健身监测功能,可以提醒用户加速或减速。
此外,它还可以接收来自GALAXY智能手机的提醒。
售价99元的SANSUI智能手环H1最重要的功能也是睡眠监测。
仅看描述,记者无法辨别两者在健康监测方面的区别。
这两款产品均位居苏宁易购热销产品之列。
“每个型号的描述都差不多,但价格差距太大,没有一个特别有信誉的品牌可以让人们放心选择,我想购买时犹豫了好几次。
”市民刘女士无奈地说。
监管缺失,价格混乱。
据记者了解,在美国,可穿戴设备上市前必须经过FDA认证,但我国尚未出台相关监管法律或法规。
由于计步腕带的硬件成本并不高,因此吸引了许多稍有技术背景的公司进入。
由于这些手镯没有定价标准可供参考,市场上的价格相当混乱。
便宜的不到1块钱,贵的则要一两千。
如果还有其他利用“保健”概念的附加值,定价会更贵。
可穿戴设备Google Glass:该设备在右眼上方有一个微型显示屏,一个与右眼外侧平行放置的p级摄像头,在镜腿上方有一个触摸板,以及扬声器、麦克风、陀螺仪传感器,并且可以支持内置电池,可提供 6 小时的电量,集语音控制、导航、摄影和视频聊天功能于一体。
Epson Pulsesense可穿戴设备:是一款具有生物识别功能的腕部感应可穿戴设备。
它具有心率、活动强度、卡路里燃烧和睡眠模式的监测和数据存储功能,可通过苹果或安卓手机应用程序使用。
存储的自身数据被传输到健身服务软件。
Nike+iPod运动套件:这是耐克和苹果联合推出的运动套件。
与i-Podnano配合使用时,可以全程监控用户的动作。
它具有计步、秒表和卡路里测量等功能。
并可以显示在屏幕上或通过耳机报告给锻炼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