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市场将在4年内达到80亿美元?

时间:2024-05-22 14:40:40 科技赋能

经历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快速增长后,什么将成为消费电子行业新的增长点?是可穿戴设备还是大屏智能手机?记者走访环球资源移动电子展(10月18日至21日在香港举行)发现,消费电子行业目前对新热点褒贬不一。

尽管新的增长点尚不明朗,但已有一批从业者押注可穿戴设备。

  4年后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美元?不少从业者正在用实际行动押宝可穿戴设备。

记者在展会上看到至少有数十家厂商推出了包括智能手表、手环在内的可穿戴产品。

这些制造商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企业家寻找新的硬件机会,另一种是企业家寻找新产品。

消费电子制造商的潜在方向。

行业咨询机构对此领域给予了积极评价,该领域今年提出,今年以来已有大量国内厂商涉足。

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可穿戴智能手表的需求量每年将达到1万块;而环球资源预测,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0亿美元。

  从业者并不乐观:产品同质化严重,但从业者却没有那么乐观。

记者注意到,大多数从业者对该领域的未来感到不安。

恒地数码科技公司两年前开始涉足智能手表:“很多进入这个领域的从业者的心理是,如果它成为下一个消费热点,他们就不会落后于对手,但这种进入通常很谨慎。

”记者对比展会上各厂商的产品发现,目前可穿戴产品普遍只提供报时、通话、计步、血压等功能。

“集群多,突破少”。

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杀手级产品”。

“应用;同时,制造商通常无法整合产业链和服务链,基本没有参与基于数据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服务。

  观察中国电子制造商努力培育自己的品牌:联想、华为、小米……这些中国消费电子品牌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同时,一批国内中小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却空前提升。

记者走访环球资源移动电子展发现,参展的国内企业大多都有自己的品牌,但品牌培育过程非常艰难,在目前的消费电子行业,国内企业大多还是以OEM和ODM生产为主,也能获得不错的利润何必呢。

深圳一家智能手表公司的销售经理李小龙对此印象深刻。

他的公司90%以上都是OEM和ODM,但占销售额不到10%的自有品牌却贡献了公司近30%的利润。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国内消费电子厂商已经进入品牌培育阶段。

近日,一家咨询公司发布的全球品牌100强榜单中,中国品牌华为首次出现。

报道称,华为正在努力摆脱低价形象,逐步在公众眼中打造高端品牌新形象。

“中国消费电子厂商生产的产品水平已经远远超过自主品牌。

” Monster中国采购负责人李美胜多年来一直采购中国电子产品。

他表示,中国产品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产品质量都非常出色。

已经走出模仿国外产品的阶段,进入自主创新阶段,但自主品牌依然薄弱,与产品本身不匹配。

  Link移动电子展 今年环球资源香港秋季电子展将于10月11日至10月14日在香港亚洲博览馆独立举办。

不止一个展位展示了来自两岸四地及多个国家的最新消费电子产品。

今年,环球资源首次将“移动电子展”从电子展系列中独立出来,于10月18日至21日单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