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技术离“隐形”还有多远?

时间:2024-05-22 14:40:23 科技赋能

可穿戴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苹果智能手表于9月正式发布,预示着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消费者的主流产品。

这些设备不再局限于其作为健康和生物识别监测设备的原始功能——现在可穿戴技术可以改变我们做事的方式和睡眠的方式。

当然,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产品设计之争。

苹果凭借 iPod 赢得了第一轮比赛,并赢得了几乎所有后续比赛,但这并没有阻止其他公司尝试推出新颖的产品,这些产品具有适合平板电脑的完美屏幕尺寸、适合智能手机的理想厚度以及适合智能手机的理想厚度。

对于 MP3 播放器。

对最佳色彩的追求从未停止。

但也许这场战争将会结束。

2016年,三星和苹果就“橡胶背衬”的想法进行了争论,这是一场小公司之间为增加自己的可穿戴设备类别而展开的斗争,而这种情况已经在科技巨头的产品开发部门中发生了变化。

专家和分析师现在普遍认为,便携式微传感器技术将再次改变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已经开始创造一个全新的市场——“隐形设备”。

可穿戴设备与隐形设备的区别在于用户可以摘下可穿戴设备。

这意味着它们直接在用户的控制下提供信息和反馈,但无法创建智能且可控的数据。

他们解决的是微观问题而不是宏观问题——因此他们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还没有实现。

显然,“人体电脑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隐形设备的兴起将创造一个技术和传感器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集成的世界,而不是无缝集成到人体中。

一些公司已经开展了将微创传感器植入人体的项目。

同时,一系列生物识别数据将被提取,医生和医院将能够同时获取。

制药行业相信,隐形设备甚至可以通过帮助人们坚持新的治疗方法来改变行为,使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这与当前的设计战争有什么关系?通过创造隐形设备,设计师将不再需要考虑如何与身体连接和交互。

相反,他们必须考虑人体如何成为计算机的延伸。

人机交互和环境感知智能不再需要或需求大大减少。

相反,需要更好地了解设备使用和用户习惯之间的重叠。

这并不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