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爱立信报告!个人安全推动可穿戴设备市场超越医疗保健市场

时间:2024-05-22 14:40:04 科技赋能

爱立信发布了最新的消费者研究实验室研究报告《可穿戴技术与物联网》,该报告收集了来自中国、巴西、韩国、英国和美国的智能手机用户的观点。

其中包括可穿戴设备用户,他们代表了全球2.8亿智能手机用户的观点。

报告指出,3/5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可穿戴设备除了医疗之外还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尤其是紧急按钮、定位器等与人身财产安全相关的终端,最有可能成为医疗保健的驱动力。

可穿戴技术。

现场。

通过对五个主要市场的研究,我们发现最迫切需要可穿戴技术的五个领域包括(对可穿戴技术感兴趣并希望购买该技术的受访者百分比): 紧急按钮/SOS按钮:遇到危险时或发生故障,内置于珠宝或衣服中的设备可以帮助您快速联系警察或值得信赖的联系人。

当您按下按钮时,您社交圈中最接近您的人或当时最接近您的朋友将收到该消息。

可穿戴位置追踪器:融入日常生活的追踪器,例如衣服或背包上的吊坠,以帮助了解儿童或老人的位置。

身份识别工具:可帮助您识别自己身份的可穿戴设备,例如在购物、锁车/门或处理政府相关业务时 净水器:一种手环形式的可穿戴设备,当放置在容器中时,紫外线手环内的净化装置会杀死水中的污染物和细菌。

精确测量(剪裁):内置传感器的服装可以通过蓝牙精确测量人体尺寸,并自动将数据发送到在线服装目录,以筛选和推荐最佳尺寸的服装。

除了上述5大领域外,调查还发现,消费者预计今年之后可穿戴设备市场将迎来高峰期,而在物联网(IoT)时代,可穿戴设备很可能取代智能手机帮助消费者与物理世界互动。

交互的。

  可穿戴市场将在2020年后迎来高峰期。

在调查的市场中,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翻了一番。

但消费者预计目前的可穿戴设备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进入主流市场。

2020年后,更加丰富的个人安全终端、智能服装等可穿戴设备将逐渐进入主流市场。

届时,可穿戴市场将迎来鼎盛时期。

三分之一的智能手机用户认为,2020年后他们将使用至少五台联网可穿戴设备。

在中国,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的期望也变得更高。

研究显示,超过10%的中国可穿戴设备新用户表示当前的可穿戴设备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

原因之一是可穿戴设备往往需要与手机等其他联网终端配合使用,无法独立运行。

越来越多的用户期望可穿戴设备具有 Wi-Fi 或蜂窝网络形式的独立连接。

现有可穿戴设备的中国用户更喜欢内置蜂窝连接的可能性是非现有用户的三倍。

  可穿戴设备将把智能手机简化为简单的通讯工具。

智能手机如今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难想象未来没有它们我们会如何生活。

然而,2/5 (43%) 的智能手机用户预计可穿戴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

虽然还需要一些时间,但趋势已经确定。

随着可穿戴设备在联网等方面不断变得更加智能和独立,智能手机的优势将逐渐减弱。

38%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他们将在未来五年内使用可穿戴设备来执行智能手机的大部分功能,一半的受访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同意这一观点。

爱立信消费者研究部消费者洞察专家Jasmeet Singh Sethi表示:“智能手机疲软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40%的智能手表用户已经开始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

”可穿戴技术驱动人们真正拥抱互联网可穿戴技术还可以加速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驱动人们真正拥抱物联网世界。

虽然消费者相信可穿戴技术可以帮助他们与周围的物体进行交互,但它不一定必须仅通过设备进行。

60%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五年,可吸收药丸和芯片将普遍植入皮下,不仅用于追踪关键健康数据,还用于开门、交易验证和身份验证以及物体验证。

控制活动。

目前,25%的智能手表用户使用智能手表远程控制家里的其他数字终端,30%的用户已经开始使用智能手表的语音搜索功能。

爱立信消费者研究东北亚总监徐晓丽表示:“在中国,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的热情和期望与日俱增。

未来,消费者将同时佩戴多个终端设备;40%的中国人将同时佩戴多种终端设备。

”消费者认为,2020年之后,将同时出现超过5种类型的可穿戴终端,他们期望这些终端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与周围的世界互动,并在其中接收有意义的数据和见解。

因此,无线网络和商业模式也需要不断发展,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尽管消费者最感兴趣的是相关的安全终端,但我们也看到可穿戴技术还远未完全释放其潜力。

“很可能在5年内,传感器会随身携带,根据你的体温自动调节你家里的恒温器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