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下颌骨!记录从蓝牙耳机到智能手环的转变

时间:2024-05-22 14:35:19 科技赋能

各种可穿戴设备在全球市场百花齐放。

在中国,各大科技公司的高管曾经不得不在媒体采访中谈论可穿戴设备。

看来,如果不开发手表、手环等,企业就无法跟上世界的步伐。

但这些产品往往销量不佳。

消费者的理由很简单:不实用,他们不会花钱。

美国公司 Jawbone 是一个例外。

截至今年4月,该公司新一代智能手环“UP”已售出约10万只。

近日,UP3已在全球发售,已经可以提供10种不同语言的支持。

本月初,Jawbone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带来了UP MOVE和UP3两款产品,体现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从一家蓝牙耳机厂商到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明星公司,回顾Jawbone的发展史,我们发现该公司只做了三件事:提前了解市场、适时进入、提供比现有产品更好的产品。

更具创新性的产品。

岁末年初,两位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年轻工程师共同创立了 Aliph 公司。

2009年,他们推出了公司首款无线耳机设备,名为Jawbone。

在随后的几年里,Jawbone耳机在各种行业竞赛中屡获殊荣。

到2016年,Jawbone的历史出货量已达到1亿。

正当Jawbone在耳机行业的地位逐渐稳固之际,公司创始人Rahman决定向智能穿戴设备转型。

大约在这个时候,医学界开启了“衰老是否是一种疾病”的讨论,将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8年TED全球大会上,在介绍了人类健康问题面临的严峻形势后,拉赫曼拿出了一个腕带状的小玩意,告诉观众,这就是Jawbone带来的解决方案。

这个看上去不大的小玩意正是UP一代的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蓝牙耳机有限的市场已经几乎达到了其所能达到的极限。

用于健康和运动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利用该公司在耳机方面的技术和销售业务。

该行业还有扩张空间。

市场已经过了萌芽阶段,但巨头们还没有介入。

Jawbone当时的转型时机和选择恰到好处。

  产品的微创新 当Rahman首次推出UP时,市场上已经有类似的产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初创公司Fitbit推出的同名计步器产品。

UP和Fitbit的型号没有本质区别。

它们都通过便携式设备实时监测用户的运动和健康状况,并将这些数据上传到云端,以便用户管理自己的健康并与朋友分享数据。

但 UP 在 Fitbit 模型上进行了创新。

外观方面,原有的U盘造型首次转变为腕带造型,色彩鲜艳,方便长时间佩戴,时尚感十足。

在产品功能上,除了基本记录运动情况外,UP也有创新。

最大的亮点就是睡眠监测功能。

Jawbone最近推出的UP3已转变为多传感器平台,可以随时收集各种生物识别数据,并为用户的健康和运动提供详细的观察报告和指导。

例如,腕带中的生物阻抗传感器允许 UP3 跟踪用户的静息心率。

通过UP应用程序,用户可以观察静息心率的历史变化,了解整体心脏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

UP3可以详??细记录用户的睡眠阶段,包括快速眼动睡眠、浅度睡眠和深度睡眠,并给出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

核心还是技术和平台。

据Jawbone高管介绍,公司拥有12名核心科学家团队,其中6名从事大数据研发,6名是生命健康领域专家。

但12个头显然是不够的。

去年,Jawbone发起多轮并购,收购了一家软件设计公司、一家移动互联网初创公司、一家健康管理设备公司。

前者可以提高公司的软件设计能力。

第二家公司的明星产品是食品管理应用程序The Eatery。

您可以通过拍摄食物的照片来了解食物的卡路里含量。

第三家公司拥有大量传感器专利,同时拥有二级医疗器械资质,增强了Jawbone的硬件传感能力,也为公司未来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获得消费者认可后,Jawbone正式推出UP开放平台,并将与健康管理相关的明星APP引入平台。

当面对“UP与同类产品相比的竞争优势是什么?”的问题时,Jawbone高管表示,从技术上来说,UP已经领先对手好几步。

创新业务来源于衍生变革的需求。

优秀的创新者必须时刻关注并能够把握这种变化,重新认识需求。

这正是 Jawbone 正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