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深入】VR+教育要从实际需求出发

时间:2024-05-22 14:33:21 科技赋能

在接受记者专访之前,微视库CEO杨威刚刚送走了一批来自上市公司的考察人员——他们将参与微视库正在进行的A轮融资,目前已已进入备案审批阶段,但因流程问题尚未公布。

因此,我们的交流自然是从资本寒冬和虚拟现实行业的生存状况开始的。

虚拟现实必定是未来。

虚拟现实仍在发展。

这东西肯定是未来的,但放在过去就有点过热了。

“谈到虚拟现实行业的寒冬,杨威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回归常态,是从过去过热的概念炒作中回归理性。

”今年,虚拟现实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各个行业,很多企业都开始有订单、有项目,并且开始有向好的趋势。

现金周转。

”杨伟的观点也代表了VR行业的现状。

事实上,进入今年之后,VR行业在资本市场上又开始升温。

今年上半年,VR行业再次迎来了热潮。

一波融资高峰,不少VR内容团队和公司获得了资本的青睐,正如我们去年底谈到的,资本对VR行业的所谓“寒冬”只是一种扭曲的理解。

资本市场的周期性。

对于任何一个新兴行业来说,资本市场都会经历一个类似于成熟度曲线的过程。

”过去资本市场可能看的是概念,但今年会看的是不是。

并扎实落实。

只要你的产品真正能解决问题,有未来发展的空间,他们还是愿意支持这样的公司。

“说到资本对于VR的态度,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的杨威有着清醒的认识。

VR+教育的情怀是‘踏实’的。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微视库这家VR公司的原因。

” +教育公司,不惧“VR寒冬” 而之所以受到资本青睐,是9月份成立的新创公司,对于中国VR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切入点。

不过,与大多数VR内容初创公司不同,微视库一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VR+教育,专注于VR+教育领域,创始人杨威是一名毕业生。

攻读MBA,“成为一名教师”是他从小的理想,“我们整个团队都有教育情怀,我们更愿意把VR这样的技术应用到能让教育变得更好的方向。

”之后,国内VR领域企业蜂拥而至,大多集中在硬件、游戏、影视三个方面。

然而,没有核心技术的初创企业很快就在如烟花般下滑的盒子市场中被淘汰。

打扫;从传统游戏市场转型到VR游戏领域的内容团队,因为C端市场尚未启动,只能苦苦维持。

而对于原本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影视来说,还没有适应VR技术带来的概念层面。

根本性的变化,整个行业正在摸索前行。

与这些公司相比,杨威一开始显得很平静。

“我们当时分析,VR游戏和VR电影还没有成熟,教育将是第一个能够真正应用和接受VR的行业,所以我们当时专注于VR+教育。

”就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一样,随着门户网站、电子商务、视频网站、移动社交网络的逐渐出现;随着VR技术的成熟,新的应用模式将在各个领域逐渐涌现。

杨威判断,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年VR+教育的应用场景已经基本成熟,明年市场很可能会逐渐爆发。

教育市场足够庞大,VR+教育应用已接近成熟。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微视库整个团队坚定看好VR+教育市场。

VR+教育要从实际需求出发。

“其实市场并不关心你用什么技术,它只关心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你要找出它的问题在哪里,它的痛点是什么,你要解决它的痛点。

”杨威VR技术定位为解决现有教育工作痛点的工具。

然而,适合使用VR技术的具体课程并不是凭空想象的。

杨伟认为,不仅物理、天文学、生物等需要视觉呈现的课程适合VR。

其实每门课程都有自己适合VR的点,但你必须找到它们。

为了寻找VR技术与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微视库自成立以来就选择与真实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合作,组建了三十、四十人的教育专家团队。

同时,公司内部也成立了教研团队,双方通过举办研讨会进行交流,寻找VR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最佳结合点。

最终,味食库选择利用VR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支撑技术,解决现有教学中一些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难以突破的难点。

“它不是一个普通的教学工具,它是一个教学改进的工具。

”基于这个定位,我们会研究内容怎么做,系统怎么做,整个教学模式怎么设计,最终的产品应该是什么,学校应该怎么用。

,这是一个层层紧密相关的过程。

杨伟认为:“并不是说让太阳系移动、让火山喷发就是VR教育。

教育是有目的的,需要有系统来支撑。

”除了与教育专家和一线老师交流之外,味食库还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在小学举办实验课,收集一线学生和老师的反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杨威把这个过程称为“磨教训”,其中包括反复的修改、优化和实验。

一边开发、一边试用、一边迭代、一边推广,几个步骤同时进行。

味食库用一年多的时间成功进入教育频道。

北京中关村第二小学、北京培新小学、北京市朝阳区安华学校、北京体育馆路小学、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蒙古族小学、广东顺德养正学校、海南海口金盘实验学校、上海风帆中学、黑龙江哈尔滨顺迈小学等学校已经应用了威视酷VR课堂。

据了解,味视库已为中小学开发了数百门VR课堂云课程,包括科学课程、生物课程、天文课程、化学课程等。

还有医学课程、航海课程、汽修课程、飞行课程等。

内含数十门专业培训云课程。

今年,味视酷将把小学云课程内容增加到10%左右,形成稳定标准的VR课程内容输出流程。

通过沉浸式教育云(IEC)、沉浸式教育课件(IEL)和沉浸式教育管理系统(IEM)构建的沉浸式教育软件系统(IES)是味视酷VR课程产品的核心。

未来,味视库将重点将该系统打造成中小学VR+教育标准化产品体系,提高内容的标准化和开放性。

尊重教育行业的客观规律,教育科技行业潜力巨大。

据教育部今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有小学19.05万所,在校学生0400人。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20年,我国教育行业IT投资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如何更好地进入市场,杨伟的观点是:“尊重教育市场的客观规律”。

“其实门槛就看产品是否足够强。

坦白讲,如果产品足够强,能够准确识别需求点,那么是金子自然会发光。

”教育行业已经度过了传统的“一字一句”阶段。

它必须是非市场导向的,必须依靠关系。

这个领域有很多规模大、成熟的渠道,也在寻找好的产品来合作,但前提是产品真正能在学校推广,被老师、校长、教研所接受。

学校已经过了“新买什么”的阶段。

这并不一定意味着VR很先进并且它会为此付出代价。

最终还是要看产品是否足够好。

此外,VR+教育产品进入教育渠道时,基本延续了传统的教育竞价模式。

“这个过程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核心要看有没有实际的使用体验,有没有学校采购类似内容的经验,有没有专家的认可,有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

”教育行业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不会对VR技术做特例。

因此,VR+教育产品首先要尊重教育行业的客观规律。

先试用后推广,有专家评价、教师使用记录、课堂教学记录。

这是教育行业的传统。

在反复征求专家意见、到学校试课后,味食库为了融入教育行业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

“这不是一个闭门的过程。

我们了解VR,但我们了解教育吗?”杨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问自己。

写在最后,“让教育更简单、更快乐、更高效!”在公司理念上,味食库将自己视为利用VR技术改善教育模式的实践者。

“尊重教育,才能融入教育!”这种态度对于准备进入VR+教育行业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