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me 8月15日,摩托罗拉在邀请函中宣布,可能会在9月4日正式发布Moto智能手表。
一时间,人们的关注度可穿戴设备再次增加。
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消费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无论是厂商还是开发商,仍然有“五座大山”挡在路上。
1。
如何发现并重塑可穿戴设备的价值,说服人们放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或游戏设备,转而投资自己的可穿戴设备?这应该是很多可穿戴设备OEM厂商一直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这一点,智能手表作为领跑者应该最清楚:它必须具有引人注目的功能、新颖的设计和独特的营销。
然而事实上,从三星Gear系列到LG G手表系列,还没有一家真正推出过一款被认可的智能手表。
对此,苹果CEO蒂姆·库克在2018年All Things Digital大会上特别表示,“手表是一个新奇事物,但你仍然要让消费者相信它值得购买”。
商场的长期成功取决于品牌的强大实力,从而在消费者中打下坚实的信用基础,树立独特的品牌号召力。
就像苹果的品牌建设一样,可穿戴设备仍然需要与用户建立更多的情感联系。
没有专属品牌,仅仅依靠混战,可穿戴设备的用户培训将是最大的问题。
2.很实用,但是你真的很丑。
科技公司一味追求技术和功能,却往往忽视了产品的外观和设计。
但最可悲的是,他们常常以科技为亮点,向大多数不太关心这些的消费者推销新产品。
苹果的实践告诉我们,产品设计和体验是引领行业和市场的重要因素。
产品绝非简单的功能罗列,尤其是对于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市场。
但迄今为止,在智能手机领域还没有一款产品能像 iPhone 一样出色。
事实上,“更时尚、更时尚”的理念最近已经逐渐被各大公司所接受。
人们至少在所有方形智能手表中看到了“更正常、更漂亮”的圆形Moto。
换句话说,科技产品虽然强调技术,但用户体验始终应该是第一位的。
3、智能手机的阴影难以消除。
尽管智能手机的普及加速了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移动革命,但事实上,正是智能手机的无所不能,让其他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变得更加困难。
压制。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智能手机这样的一体化产品,为什么我们还要购买另一个单独的设备来重复放大手机的某个功能呢?这个问题在智能手表的背景下并不清楚。
“配件”类别的产品更为突出。
更重要的是,市场上大多数智能设备都需要智能手机作为支撑设备,否则导入和导出数据会很困难。
一个完整的本地操作平台可以打破对手机的依赖,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厂商都想自己推出新的系统平台。
那么,他们将如何开拓自己的智能穿戴市场呢? 4.软件和服务很难说服你锻炼。
以运动和健康为核心的可穿戴设备如果不能说服用户去运动,那么它就失去了一半的意义:运动、监测、数据以及相应的对策。
当用户购买可穿戴设备时,他们应该希望看到数据,希望获得反馈,并希望相信自己的所有动作和调整都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不然他们为什么要买呢?不过,纵观目前的可穿戴产品,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对于习惯了锻炼的人来说,没有它们依然会锻炼,而对于不习惯但想要改变的人来说,似乎更合适称之为可有可无的健康可穿戴设备。
5、用户体验要以人为本。
既然以上四点都很难做到,那就用良好的用户体验作为你翻盘的利器。
通常,如果一款健康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有限,用户往往很难保持第一次使用时的新鲜感。
对于那些以医疗为目的的患者来说,如果可穿戴设备使得后续配套服务中难以获得更准确、可信的专业咨询,那么他们更有可能返回传统医疗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这对于整个可穿戴市场来说无疑是一次挫折。
优点很多,但问题仍然很多。
可穿戴设备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起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