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王小川!微软全息眼镜HoloLens是革命性的

时间:2024-05-22 13:04:56 科技赋能

我已经很久没有心情写技术评论了,直到看到微软全息眼镜HoloLens原型机的发布。

这两天微博、微信朋友圈里科技相关的讨论很疯狂。

如果您还没有了解这项新发明,请先观看这个宣传视频:本文不涉及讨论任何技术细节和实现方法,仅分析此类产品的趋势。

和意义。

有人说HoloLens标志着微软的重生;有人说HoloLens标志着微软的重生。

有人说HoloLens是继苹果手机之后的又一伟大发明。

这些都是正确的,但这样的评论并不足以表达HoloLens的革命性和颠覆性。

如果HoloLens成功推出,将引领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

关于信息技术的时代划分,我是按照公众可以使用的终端来区分的。

总之,就是“个人电脑(PC)”->“智能手机(Smart Phone,以下简称Phone)”->“HoloGram Glass(以下简称Glass)”。

这里的全息眼镜就是微软目前宣传视频中的那种遮住眼睛的设备,既可以看到现实世界,又可以叠加虚拟信息。

顺便说一句,他们还可以提供麦克风和小型扬声器进行声音交互。

PC的意义不言而喻,我们也已经看到了Phone的颠覆性意义。

与PC相比,它有两个本质的优势:1、更加便携,可以随时使用,让人们可以随时连接互联网;2、更方便。

2.更接近真实的交互方式。

PC主要依靠键盘和鼠标,而Phone不仅仅是触摸屏,也更贴近人们。

使用直观,可以轻松使用现实世界的语音、图片、视频作为输入信息。

为什么玻璃紧随手机之后? Glass比Phone更方便、更接近真实交互。

谷歌团队内部的分享也明确表示,谷歌制造眼镜的基本使命是取代手机。

眼镜可以解放双手和眼睛(不像手机使用时需要握着戳,也不需要低头看屏幕而错过一些其他信息——比如走路时掉进坑里)。

只是谷歌做出了太多妥协。

谷歌眼镜的最大问题是,人眼看到的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分离的微小屏幕。

只不过是挂在脸上的手机而已。

不仅屏幕小、分辨率差,而且还得挑眉、眯眼。

看了几眼,你就会感到疲倦。

而如果叠加的话,不仅成本会贵很多,而且如何合理叠加,会涉及到更加复杂的技术系统。

这一方面体现了微软的霸气和不妥协的精神,一步实现现实增强。

更重要的是,基于微软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发展,这款HoloLens确实可以跟踪、理解和建模现实世界的场景和自然手势,以及虚拟世界(至少是目标)的实时绘制和叠加。

这一步一旦实现,将颠覆Phone的核心能力。

下表显示了 PC/Phone/Glass 的功能差异。

对于格拉斯来说,最大的困境不是“缺点”而是“困难”。

不过,我相信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计算能力的提高,这些困难迟早会被克服,所以我不会因为目前的这些问题而“有偏见”。

难度较大的点将被扣分。

做这么多看似显而易见的关键能力分析,目的是想从一个角度说明一个概念:全息眼镜将成为像手机一样普通消费者拥有的产品,而不仅仅是在垂直领域(比如警察、设计师、工程师)大放异彩。

因为Glass可以在关键能力上压倒Phone,就像Phone可以在关键能力上压倒PC一样,Phone可以因为这些核心变化而取代PC,Glass也将取代Phone。

如果你让我举一个例子,说明大家必须依赖哪些应用程序而不是 Phone,我现在想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但我相信这样的核心变化。

在宣传视频中,微软还用一种世界观来洗脑:“因为当你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时,你就能改变你看到的世界。

”这句话很有用,凸显了HoloLens带来的好处。

根本性的改变。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改变世界(HoloLens的口号)”,那就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除了核心能力的对比分析之外,我不禁想到了更多要说的东西:  零。

微软将产品命名为HoloLens,这是非常愚蠢的。

Holo-是全息图(Hologram、Holography)的前缀,Lens就是透镜。

的含义。

我觉得如果微软把这个产品命名为HoloGlass,很容易就会批评谷歌没有原创性,但把它命名为Lens就会高级得多。

眼镜是眼镜,隐形眼镜是隐形眼镜。

进一步思考,如果技术进一步进步,如果有可能让这个设备变得比眼镜还小,成为带有两个薄镜片的隐形眼镜呢?那么HoloLens这个名字就非常合适了。

因此,谷歌非常诚实,知道自己在短期内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它诚实地称其为“玻璃”。

微软的野心更大,也更擅长作弊。

总有一天会赚钱的。

  1。

玻璃将成为可穿戴设备的王者。

继Phone之后,一个热门的技术趋势是可穿戴设备,它可以比手机更便携,并且具有更丰富的交互方式(例如能够持续收集手机收集的数据)。

数据)。

预计到2020年,可穿戴设备技术将大量成熟,成为除手机之外的智能辅助设备。

在这些可穿戴设备中,其他设备仅起到辅助作用,辅助手机,而Glass的优势在于可以获取手机之外的交互信息。

搜狗本身还没有能力制造Glass,也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与市场上的手机厂商竞争,因此开发了“糖猫”这样的儿童智能手表。

这群人没有手机,所以不存在竞争。

2、大公司仍有创新机会。

人们越来越认为,大公司缺乏活力,创新的主体将是初创公司。

从微软的案例来看,有一些高科技创新是小公司在人力、财力上无法承受的。

微软表示,为了开发HoloLens,它投入了“数千”各种人才进行秘密研发,并将他们的青春投入其中。

AT&T的贝尔实验室做出了许多伟大的创新,这也是大公司所取得的创新成果的证明。

所以,在一些创新领域,大公司仍然是创新的主体,成功了就成功了。

过去我们有“小公司的自卑感”,觉得很难面对大公司。

现在我们要打破“大公司的自卑感”。

  3。

什么能再次颠覆微信?我们没想到,在通用SNS领域,微信会与QQ竞争。

当然,现在会有猜测,什么可以再次颠覆微信?我之前的一个结论是:PC催生了QQ,手机催生了微信。

如果你想要有一个类似的优秀SNS产品,你不能依赖PC或手机。

您必须有一个新的终端运营商。

目前,全息眼镜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将是一个机会。

当然,以腾讯的基因,这个机会或许还是属于他的。

  4。

如何开展全息眼镜业务。

现在提出这个话题还为时过早。

这个产品可能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成熟。

更不幸的是,我曾经翻阅过微软的Kinect编程介绍,看起来相当复杂。

HoloLens 背后的编程框架仅比 Kinect 更复杂。

要做一个好的应用,需要的不仅仅是“求iOS/Android开发工程师”那么简单。

5.我也担心HoloLens是否真的能用。

微软能否让这个东西变得实用,还是一个问号。

如果能实用,如何开放给行业共同研发、生产,把蛋糕做大,也是一个问号。

但即使HoloLens失败了,它也会指出一条路,新的公司也会纷纷到来来完成这一事业。

所以我说“微软眼镜引领人类进入新时代”。

起到引导作用才算是“引领”。

   6.全息眼镜之后是什么?用设备遮住眼镜和耳朵还不够吗?它只能插入大脑更深处。

答案是:矩阵。